历史书中那位拿着玉米棒的前苏联最高领导人叫啥

2025-05-20 15:20: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赫鲁晓夫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 1971年9月11日),俄罗斯(前苏联)领导人。从1953年9月3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4年9月29日,赫鲁晓夫访华。1958年3月27日赫鲁晓夫接任苏联总理,1958年7月3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问中国。1958年—1964年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位期间他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他多次访问

美国等西方国家,但他的对外政策仍然导致美苏核对抗,他是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是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1964年10月29日,苏联修正赫鲁晓夫。1971年9月11日因心脏病而逝世。

回答2:

赫鲁晓夫。他发起玉米运动, 据说赫鲁晓夫想学习美国,大面积种植玉米,不顾及苏联的地理气候因素,赫鲁晓夫决定全苏联种植玉米。但由于苏联地理条件(主要是光照)实在太差,玉米几乎不结“棒子”,加上国家机构人员腐败,从国外购进大“棒子”愚弄总理,玉米运动终究失败。

回答3:

这个人是 赫鲁晓夫
“为什么叫他‘玉米棒子’呀?”毛主席听后,很感兴趣,笑得几乎喷出饭来,插问道。
  “赫鲁晓夫去了美国访问,在美国看到了美国人种玉米的好处,他认为找到了发展农业的道路,回国后便在苏联推广种植玉米。但是,因为苏联的多数农业地区的气温偏低,无霜期短,天寒地冷,致使许多地方的玉米成熟不了,只好作了青饲料。一段时间,在副食品商店里到处卖冻嫩玉米棒子,并在报刊上宣传煮玉米吃的好处。所以每当赫鲁晓夫发表广播演说时,大学生们就带着讽刺的口吻喊:
  “听啊!‘玉米棒子’又讲话了”,嘲弄他在农业上的失败。

回答4:

赫鲁晓夫

回答5:

赫鲁晓夫 学美国种玉米,结果玉米不结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