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准备:
1、考试
学校的专业考试是首当其冲的,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计算机专业相比其他工程类专业,少了许多实验室研究的机会,所以评审的人会将成绩作为很重要的标准进行筛选,所以学校要求的分数线一定要到才能有更多机会,基本上3.4以上可以基本避免成为20名以后的学校的瓶颈。其他的就看你的学术见识如何了。另一方面,GT考试也是很重要的标准,TOEFL笔试在620以上较好,现在的iBT难度稍大一点而且许多人还没有适应,所以分数在90以上较好。GRE主要需要攻克词汇与作文的大关,这是绝大多数理工科学生都会有的难题。
因而在7月份之前要做的就是好好完成大学的专业课,考出较好的成绩,同时将另一部分精力花在GT考试上,多背单词,多做点模拟试卷。期望所得的分数能够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2、研究/实习
在专业学习与考试之余,仍然主张涉足实验室的研究和相应的实习工作,如果复习考试仍有余力,可以从4月份开始联络实习的地方,由于计算机或软件学院中MIS项目可能较少,所以要获得这样的实习的机会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建议首先找系里有否这方面的教授,如果有就算不是很熟也要尽量联络他们,告诉他们自己的意图和目标,相信对方应该能够理解的;如果系里没有这样的教授,一种方法是在管理学院下寻找与计算机系有一定交流的教授,仅仅是去管理学院寻找可能很难。
3、论文
写论文、发表论文一直被认为是很花费时间的事,许多人因此想用实习与研究经历来取代它,但是这里要提的是,论文是你研究经历的直观体现,而且可能是参与同一个研究项目的人产生区别的特点之一。对方教授阅读你的论文能够知道你是否是一个有明确学习目标的人,你是否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耐心地尝试解决问题,并且理智地面对和总结失败的经历,这是简单的研究经历描述所不能代替的。
4、网页查询与信件咨询
查询学校的网站,寻找相关的研究方向与录取要求是许多申请者都会做的事,包括课程、教授分布情况、录取分数线与建议的研究背景、奖学金情况等等。建议将每个学校的情况分门别类地总结成一个个文件夹,外加上主要的联系方式。可以在初期发邮件索要一些学校的介绍资料,咨询一些网页上找不到的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3月到9月期间询问清楚,如果能够在7、8月份开始与教授进行更多的沟通,甚至是保持这样的专业交流就更好了。事实上,每年都会有一些学生在获得录取前与教授保持了将近半年的邮件联系。这样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的过程,相信能够有这样的精神的申请者,都能获得期望的结果。
托福和GRE需要开始准备了,最好明年的现在就有个合格的成绩。GRE着重在词汇和写作上下功夫。
实习的话,就是看看父母或老师有没有机会介绍,冒然申请可能机会小一些。没有特定领域,因为信息系统其实现在应用挺广泛的。因为你还辅修过金融,所以如果可以找到银行或证券单位的信息系统或计算机部门实习是最符合的了。
其余的话,有论文当然好了,或者参加过什么科研项目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