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后肌肝突然升高,一个星期上升20个点是什么原因?

2025-05-20 07:15: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肾移植术后肾功正常,肌酐90umoI/L左右(参考范围59--104),出院后每周复查一次,肌酐水平稳定,术后两个月复查肌酐突然升高到250umol/L(参考范围59--104),当地医生让做了彩超,结果显示在排斥临界状态,无其它问题,当时除了肌酐,尿素氮升高,没有其它排斥症状,血压,体温,体重,尿量均正常。

当时术后时间短,了解的相对少,和当地医生探讨时自己怀疑不是排斥,因了解少最后相信医生当地入院按照排斥治疗,更换排斥药,新山地明换他克莫斯(FK506),输液凯时(前列地尔)两周,扩充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住院期间验FK506血药浓度,三次结果和药量分别为:早2.5毫克晚2.5毫克,浓度14.2;早2.5毫克,晚2毫克,浓度19.1;早2毫克,晚2毫克,浓度19.2,越减药浓度反而升高,医生解释说吸收太好,入院两周出院肌酐降到200umol/L,医生解释是浓度太高,浓度降下来肌酐就会下降,当时降压药吃的佩尔,医生给开了羟苯黄酸钙(安多明)用量早中晚各两粒,FK506早1.5毫克,晚1.5毫克。

出院两天后高烧至39度,再次入院,化验肌酐150umol/L,浓度22.3,做了肺和相关病毒检查,都没问题,输液消炎药(头孢),两天烧退,更换降压药改吃代文,FK506药量仍是早1.5毫克,晚1.5毫克,浓度从22.3直接降到5.1,证明佩尔对浓度影响很大,住院十天,查了三次肾功,肌酐结果分别为:138,126,109umol/L,(参考范围59--104),基本正常,期间听病友有说,羟苯黄酸钙(安多明)有降肌酐作用但结果是虚的,自己停药两天,肌酐结果重回230,当地医生解释说这药要吃,没有副作用,他家人也在吃,继续用此药,但心中疑惑去北京某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咨询,此医生告诉,羟苯黄酸钙(安多明)的确有降肌酐作用,但结果是虚的,相当于一个人检查肌酐是200,有人把结果改成100,实际还是200,适合吃此药的一种是术后肌酐一直高但是很稳定为了数据好看可以吃,再有一种就是移植时间长肾功不好做维持使用此药。

把手术后情况及肌酐升高后治疗过程讲述后,该医生通过经验判断应该是移植肾有积水,做彩超结果显示,重度积水,有排斥反应,查肌酐,520umol/L(参考范围59--104),医生称第一次肌酐升高应该就不是排斥而是肾积水,因为重度积水需要过程,拖延治疗原因有两个:一是,彩超室水平一般没有查出来;二是,移植医生经验少,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

直接安排入院,移植肾穿刺造瘘将积水引出来,监测肌酐水平,便于判断肌酐升高是不是和肾积水有直接关系,再就是肌酐过高不利于下一步治疗,造瘘后十天肌酐降到130umol/L,准备下一步治疗,方法主要有放支架和开腹去掉狭窄段重新吻合两种,其它办法实现起来很困难,具体用哪种办法要看狭窄的程度和长度,狭窄段不长程度轻可以放支架,狭窄段较长程度严重就要开腹去掉狭窄段重新吻合,方法是做造影看狭窄情况,通过造影显示狭窄段长而且程度严重,必须开腹,安排手术,手术后排尿正常,插了尿管,引流管,之前肾造瘘还在,输液,消炎药,改善微循环的药,第二天查肌酐110umol/L,关闭造瘘,尿量正常出入平衡,引流量逐渐减少,手术后住院两周,拔掉引流管,肾造瘘,检查肌酐都在100uml/L左右,最低到88umol/L,安排出院,尿管要求出院后十天当地拔,现在肾功,指标都基本正常。

回答2:

肌酐高怎么办 简单几个方法教你解决问题
肌酐过高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体内的血液过于粘稠以后就会出现肌酐过高的现象。而引起血液粘稠的原因更是多种多样,所以简而言之就是,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体内肌酐过高。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看专家教你几个简单的方法轻松解决烦恼。

1、通过饮食进行治疗
利用饮食治疗肌酐过高的原理在于强化肾功能,当肾功能得到强化以后肌酐在体内的数值自然会得到改善。因此在饮食方面,要尽量做到低蛋白和低磷饮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一些代谢废物在体内堆积导致肾功能增负,且它们能够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给身体提供一定的热量。
2、通过高血压治疗减缓病症
肌酐偏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原本血压就过高,因此如果能够确诊引起肌酐过高的原因是因为血压过高,那么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对血压的抑制来达到延缓病情恶化、减少体内肌酐含量的目的。因此可以通过对高血压的治疗以减缓病症。
3、多喝水,改变体内血液的浓稠度
当体内水分缺失以后,血液的浓度会上升。伴随血液浓度的上升,会导致肌酐的增加。因此,当患者已经被确诊为病因是由于体内缺水所导致,那么可以大量的饮用水以达到稀释血液浓度的作用,从而改善体内肌酐的含量。
4、增加铁和叶酸的摄入,改善贫血
当患者有贫血症的时候,也容易引起体内肌酐的增加。这个时候患者可以通过增加体内铁的含量和适量的多摄入叶酸来改善贫血症状,如果患者贫血症严重,可以在医生的专业建议下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当体内红细胞达到一个正常值后,肌酐的数值自然也会恢复正常。
肌酐的偏高可以判断身体的健康情况,相反,身体的健康情况也可以直接反应体内肌酐的多少。当体内肌酐增加以后,可以根据以上四种治疗方法在医生的专业建议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回答3:

慢性排斥反应是指排斥反应发生在手术6个月以后。“慢排”的发生一般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白细胞血型配合不理想、肾移植后早期发生多次的急性排斥、环抱素剂量长期不足、高脂血症等。主要表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以及多尿和低比重尿,甚至无尿。对于慢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措施有:①调整免疫制剂、短程激素冲击;②抗凝,抗血小板聚集;②扩张肾血管。其中调整抗排斥药物包括:环抱素、FK506、强的松、霉盼酸酯、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百令胶囊、雷公藤制剂等。当然,同样的药在不同的病员身上会出现不同的效果,这就要因人而异了,最终还是要听取医生的建议。
总之,病员术后出现排斥反应,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不可耽误治疗时间。一定要尊重科学,定期复查,才能确保移植肾功能的持久、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