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坦克是是相对于传统中型和重型坦克而言的,外形小、重量轻、速度快、通行性高的战斗坦克。
主要用于主战坦克不便通行和展开的地区遂行战斗任务;也广泛装备坦克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部队的侦察分队。它较适合于山地、丘陵、水网稻田和沿海地区使用,且便于空运、空投和登陆作战。轻型坦克在历次大战中曾充分发挥自己快速机动的长处,起了一定作用。战后,除一些发展中国家仍作为主要装备使用外,在大量装备使用主战坦克的国家里,轻型坦克通常被用作特种坦克。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轻型坦克作为支援步兵的战斗车辆,在战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苏联最早生产的有T-26、T-27、T-46坦克,以后又生产了T-30、T-60、T-70、T-80等轻型坦克,生产数量达30000多辆。美国自1933年生产多种型号的轻型坦克,数量达27000多辆,这是轻型坦克的兴盛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坦克技术的发展,轻型坦克由于火力和防护性远不及各国投入战斗的中型坦克,致使该类坦克受到了冷落。60年代以来,随着主战坦克代替中型坦克参战后,轻型坦克在许多国家陆军中都不被作为主要装备,并已逐步演变成侦察坦克、坦克歼击车、伞兵战车和登陆车等。当时装备的轻型坦克主要有美国M551轻型(侦察)坦克,苏联ПТ-76轻型(水陆)坦克,法国AMX-13,瑞典的IKV-91坦克歼击车,英国蝎式轻型(侦察)坦克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坦克火炮技术、装甲复合材料技术、光电技术、动力传动装置技术以及三防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主战坦克的性能,但也给主战坦克带来了某些问题。一是坦克技术越来越复杂,主战坦克加重,大多为50、60吨级。二是主战坦克成本急剧增高,例如美国M1主战坦克,1986年财政年度的价格为222万美元,而1988财政年度增长到256万美元,联邦德国豹2坦克价格也达220万美元。三是1980年爆发的伊朗革命,又促进了美国及西方国家组建快速部署部队。于是到80年代,美国及西方某些国家再次重视轻型坦克。如美国海军陆战队提出要装备一种机动防护武器系统,后来陆军又提出研制机动防护炮系统计划,这实质上是一种轻型坦克计划。原计划曾考虑装备美国快速部署部队1000~1200辆机动防护炮系统以提高战场火力密度,同敌主战坦克作战,但该计划因财政问题而被取消。此外,美国陆军还曾研制轻型近战车辆(CCVL)方案等。
其他国家,如联邦德国、英国、瑞典等80年代也在研制新型坦克,英、美还联合研制VFM5型坦克样车。联邦德国在研制美洲狮装甲车族、英国在研制RO 2000装甲车族中都在研制轻型坦克的方案。瑞典在原IKV-91轻型坦克基础上积极研制IKV91-105坦克歼击车,并于1985年在美国陆军武器装置展览会上分开展出。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发展、装备轻型坦克。巴西于1979年研制一种重19t、安装1门90mm坦克炮的X1A2轻型坦克,单车价格仅50万美元。1987年,泰国政府同美国卡迪拉克公司签订一项1.5亿美元合同,购买106辆鱼式轻型坦克。谈到轻型坦克,必然要涉及水陆坦克。严格说来,当前国外专门装备使用的水陆坦克正逐步消失,如苏联ПТ-76轻型(水陆)坦克早已停产,并用БМП步兵战车的侦察车型去代替它的作战任务。然而,水陆坦克还保留在各国海军陆战队中使用,主要用作穿过海滨激浪,越过除滩,支援两栖部队强行登陆。?中国于1958年开始研制轻型坦克和水陆坦克。轻型坦克于1962年设计定型,1963年投产并装备部队,定名62式。到1978年,62式轻型坦克停产。水陆坦克于1963年设计定型、投产,定名63式。到1982年63式水陆坦克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