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中国”指的是夏朝、秦朝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啊?要不然我真没法针对回答。
一、人口:1950年时,中国人口是近5亿人,日本不到1亿人口。到1980年时,中国人口达10亿,为日本人的9倍,其中超过85%国民是农民。至2007年,中国人口已超过13亿,占全人类的1/5,世界另外近200个国家总共才为4/5。但男女比例很不平衡,在110:100到125:100之间。
二、经济:1950年时,中国的GDP总量与日本几乎完全相等,到1980年时,全中国的GDP总量不足日本的1/5(19.04%),到2008年,中国的GDP总量近4.5万亿美元,是日本的90.24%。
根据国际相关组织评估,因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日本出口衰退,中国很有望在2010年内在GDP总量上赶上日本,人均GDP能排进全世界前100位(世界有近200个主权国家),但仍排在非洲安哥拉、太平洋岛国斐济等第三世界国家之后,不及全世界平均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中流水平。
四、教育:“中国人从此站起来啦!”之后60年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所谓的那几位华裔诺奖得主全部是由全西方教育环境及工作条件下产生的,大多都不能完整的说一句中国话,而且普遍只认同自己为所在国籍),同样二战后成立的拥有10多亿人口且人均GDP只有中国1/3的印度已经培养出好几位诺奖得主,同为黄种人国家的日本就更甭说了(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
五、工业:中国制造基本就是廉价劳动力手工作坊。30年前定立“以市场换技术”战略,30年后除了极薄利润的低端市场外,全中国的大部分市场都没了,核心技术也基本没换着,全面成为最底层的廉价劳动力。同为上个世纪6、70年代起步的韩国制造业没有走“以市场换技术”,也不是直接买世界最主流的技术,更不是闭门造车从头傻赶,而是全世界购买将会成为主流技术,但还未成熟的技术,经自己改进推向世界,现在中国大街上很多韩国车,而韩国是才4000余万国民的市场。这种战略非常高明,把日本制造打的够呛(日本制造同样曾让美国及德国制造够呛),现在中国又自己推翻玩30年的“市场换技术”了,又回头整“自主”。
六、能源:一些战略资源丰富,如稀土和煤炭;但另一些战略资源越来越供不应求,如石油和铁矿石,必须高度依赖于从外国进口,以保障中国百姓就业与日常生活。
1949年4月成立中国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8月组建第一支飞行中队.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1964年发射第一枚地地导弹.同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战略导弹部队成立.1970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20世纪70年代研制核潜艇.1980年成功发射洲际弹道导弹.1999年研制无人驾驶飞机.
2弹1星(原子弹,氢弹,卫星)
改革开放
长江大桥
神舟飞船
2008奥运
收复香港和澳门
青藏铁路
。。。。。。。
最大的是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