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网站出于带宽肯定是 高速以太网连接
你说的什么HDLC?帧中继?ATM?都是过去的WAN技术,主要做远程私网,不是电信网络骨干所使用的技术。
电信骨干主要使用的是千兆、万兆以太网,SONET光网等技术,带宽最小也600多兆。
最后你对整个网络的拓扑问题太大了,只能给你个西安的大致拓扑:
这个说法比较接近,因为各ISP有自己的独立骨干网:各地的不同ISP构成城域网,城域网再直接接入骨干网或是汇集一起接到某个总节点再接入骨干网?
问得太业余,勉强回答一下:
1.协议在网络层,门户接入INTERNET也是TCP/IP.ATM是传输要求Qos质量比较高的语音视频数据才使用到,门户如果只是WEB业务根本就涉及不到,门户又不做视频语音无线类业务,你问问题的方式太业余....
2.门户服务器都是一般百M/千M光纤接入,根据负载要求,或许会采用多小型机,多PCserver负载均衡技术作为技术承载.
3.海底光缆两端一般连接设备为密集波分系统连接.光缆质量要求非常之高,最低10G以上互联,下挂各路高中低端SDH设备,光路协议又分为SDH等.再分发到各路需要接入的用户.
你上面的每个问题都可以开出长篇大论来讨论,才区区这点分..够呛.....
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IDC资源,将服务器群组放置在联通或电信的IDC机房,一般是万兆或千兆接入,就是你说对高速以太网接入。电信运营商在国内组建的网络分为骨干网和城域网两级,骨干网是指各省节点之间,大多以准网状网络组网,设置大区核心节点,核心节点纯网状网络组网,设置多个国际出口、与其他运营商的互联出口。其实没有所谓的国家骨干网的概念,都是各个运营商的核心网络互联组成的核心。承载网络通常选择高可靠性、高带宽的传输网络,采用波分技术。
各地的城域网采用树形结构,城域网出口接入骨干网在本地的接入节点设备,经过多级汇聚到骨干网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