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儿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梦》是一部女性的颂歌,它真正道出了中国女子千年来的苦痛宿命,也艺术地刻画出众多鲜活而美好的形象。芹溪一把辛酸泪,流过百年韶光,传至今人手中,依旧滚烫灼人。且看这一汪心雨之中,映射出多少美丽的花儿,教人难以忘怀。
(一)宝钗
雍容气不凡,明慧压百花。倾国倾城的牡丹在大观园中格外出众,华美得让人无可挑剔。可就在这冷艳背后,一颗原本火热的心被冰封在封建伦理纲常的寒窖之中,失去了本性的光辉。就如同一株出落得自自然然的梅,硬被斫束得泯灭了天性,只为了满足多数人的需要,迎合病梅的癖爱。尽管有所压制,宝钗的温柔典雅、聪敏机智、敦厚善良、真诚豁达,依然强烈震撼人心。一个规规矩矩地按照时代圈定标准生活的人,有错吗?一丛飘落至人家篱院里的牡丹努力满足主人的审美,有错吗?惟一的错误是那个社会的思想牢笼。笼中的鸟儿再会飞,能脱离出来遗世独立,自由翱翔,实在太不容易!
(二)黛玉
生命的惊喜总会存在的。正如淤泥中盛放的白莲,哪里有点滴的垢染?她是长于阆苑中的仙草,是在尘世诗意栖居的湘妃竹。执拗的灵魂,顽强搏斗着腐朽与黑暗,谁知这重重囹圄太牢固,这窒息的气氛太深沉?这斗士,惹得一身病痛,却仍奋步前行,这种美丽太倔强!莫挥泪,你虽寄人篱下,可并不孤单!他与你本是志同道合的知已,又何必枉自嗟呢?纵有风刀霜剑严相逼,有一个知心人默默将心焐暖,不也一生无憾了吗?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你又何苦牢牢记挂着悲伤呢?颦儿,你可知自已错过了多少人生的美好!
(三)湘云
与黛玉身世相似的,有这样一株海棠。她虽知命中无香,但仍努力开得绚烂。醉卧芍花荫泼口嚼鹿肉,你活得潇洒放旷,活生生的一位魏晋风流名士!你的每一次到场都晴空万里,你爽朗的笑语是破晓的朝旭,你联的诗是凌云的白鹤。孩子气的你顽皮可爱,女扮男装叫人哑然失笑。生命既然已经错过高山,就要学会珍惜潺潺流水,你深知这一点。我想如若上苍还你个男儿身,你一定是一个李白样儿的人物。
(四)妙玉
兰花,超凡脱俗,馨香馥郁。你生于幽谷,开在佛龛。播撒清气,参悟生命。也许有人说你清洁成癖,有人认为你神秘而特立独行,而我以你为尘世的叛逆者,佛家的落难女。“芒鞋破钵无人晓,踏过樱花第几桥?”若想得到纯粹的洁净,摒弃世间一切纷扰,莫不如逃禅循世为妙。青灯黄卷木鱼铜像成了你最亲密的家人和朋友,心中怎还有家败人散的忧情杂绪?心在菩提,人的灵也自然得到了升华。
(五)王熙凤
作者没有为王熙凤选喻一种花,以愚之见,玫瑰最适。其形之妩媚、色之浓烈、刺之锋利、推崇者之众,都有凤姐的英姿。人说读红楼,看见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诚哉此言!一个女子,能在男权的社会中,把手段煅造得阴险辣毒,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中,而办事能力绝不逊于一国之宰相,一师之将帅,实在可贵。叫“凤辣子”“女强人”不为过,叫“阴谋家”就太过苟责了。她不过是太熟悉社会利害,太精通人情世故,是真真的一面明镜!这镜子能洞彻世间一切机关,也能反照红尘百态。从她身上,你能学会什么是幽默,什么是“三寸不烂之舌”,你能看到正宗的“八面玲珑”,你能读懂什么是人。王熙凤是一部蕴涵人间万象的百科全书。
红楼中栖居着太多优美的女子,大观园里绽放着太多娇艳的花儿。正如朴树的歌中唱的那样:“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她还在开吗?……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红楼众钗如花的生命终究要随着历史与社会的洪流,漂向远方。所幸的是,她们的美丽被一“无材补天”的顽石记录下来,将她们永久定格于万千读者心中。
这是我自己写的。(不属于作文,也不可能够2000字)
我读红楼梦时,是怀着一种好奇的心去读的,因为之前也了解了一点关于它,知道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但因为不懂,所以为我读它铺上了神秘的面纱。
读完后,我觉得曹雪芹真是厉害啊,他用了很多人称,他的伏笔也很厉害,他真的算一位文学上的伟人了。同时也觉得《红楼梦》这部小说不但讲了宝黛钗三人的婚姻爱情的凄惨,其实还写了许多关于政治上的事情。他写的人物多数都是很神秘的,比如:秦可卿,我觉得他写的这人还真的很那个,怎么说呢?虽然身世大概清楚了,而且有始有终的,但还是能感觉到秦可卿的我神秘感,你有这种感觉吗?还有许多人物,我就不独个说了。
最后,我还是想说,各位朋友,看 《红楼梦》还是原著的好,而且是曹雪芹写的,高鹗续的不一定是曹雪芹的本意,毕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看完《红楼梦》后你也会跟我一样,觉得这部小说真不愧是四大名著,真的可以称上文坛中的瑰宝了!
1.读《红楼梦》有感
曾经对于《红楼梦》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也曾为了宝之悲,黛之惨而愕腕叹息。
如今取下束之高阁的《红楼梦》,如品茶一般细细品读,忽觉爱情不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红楼梦》缘起灵河畔那一抹降珠草,受神瑛待者灌溉,又因灌溉过多故五内郁结。至于石头如何成了神瑛待者,神瑛待者又如何成了贾宝玉,我们不得而知,只觉得颇有些神化色彩。
2.当我读完《红楼梦》时,几乎发了半天呆。书中红楼女儿的悲惨下场,令我悲痛万分,宁荣二府从“金满箱、银满箱”到“陋室空屋”的惊天巨变使我不禁倒抽一口冷气,真好似“呼啦拉大厦倾,灯惨惨黄昏近。”
想当初,宁荣二府车水马龙,繁华一时,极为奢华,到头来却陋室空屋、衰草枯肠。宁荣二府中的人物都曾拥有过金银珠宝,住着华丽堂,谁曾想沦为贱民,他人皆谤?宁荣二府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让我沉思良久。是人无止尽的贪婪和欲望,因为嫌弃乌纱帽太小,可却怎么料到枷锁扛身上,一些人妄想不劳而获,可是最终却被送进了铁窗下。权力的争斗,社会的黑暗,导致了红楼大厦的倾覆。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大观园中的男男女女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林黛玉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才情气质人人赞,可到头来,年纪轻轻就郁郁而死;宝钗凡事稳重,识大体,诗词赋会样样精通,原是金玉良缘,可偏只念木石前盟,可叹端娴处子,到底误终生;迎春才貌双全,可叹却遇中山狼,一味骄奢淫荡 ,叹芳魂艳质,一载去悠悠……才情万种的红楼儿女们散的散,去的去,曾经的繁华人生如一场梦!
《红楼梦》中的一切都是那么让人心酸,合上书本,我觉得我离红楼儿女的故事是多么的遥远。我沐浴在党的春风中,生活在新中国,我是多么幸福啊!
再说那降珠草下界幻化为人形,名黛玉,以一生泪水报答神瑛待者灌溉之恩。黛玉性格孤僻,并非与天俱来。她幼年丧母,寄居在外祖母家中。但这并非是一个有温暖与爱的家庭,而是一个龌龊之地。
贾母看似慈善,对刘姥姥施恩有加,实则自吹自擂,不过是出“携蝗不嚼”的闹剧,在“上层”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马手段,黛玉视之,指出那些是“贫嘴贱舌”。极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凤,在黛玉看来,不过是“放诞”、“无礼”。自命清高的“槛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识破了她卸却红妆的虚伪。就连被王夫人认为“识大体”的袭人,蒙得过湘云,却也逃不过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语点破她的本质——“我只拿你当嫂嫂待。”于是,黛玉被认为“小性、多心、心窄”,没有大家闺秀风范,不能入选“宝二奶奶”,终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虽为“主子姑娘”,却又被称为“小鸡肚肠”,但她除了一颗痴心外别无其他。她是不谙人情,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断秋风狠”,不要过份指责她的“多心”,那实则不为她之过,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考虑。
众钗中可与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宝钗莫属,她家私雄厚,善于处世,这两点胜过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黛玉。她是大家闺秀的典范。她没有木石前盟,却相信金玉良缘。
初到贾府,便“连下人也都多与宝钗亲近”,赵姨娘也称她厚道。生日会上,她知贾母“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使“依着意思”去说。蘅芜院她布置得素净简单,给人以恬静的淑女之感,让人觉得节俭。金钏投斗,她帮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结。宴席上众人嘲笑乡下人刘姥姥,独无描写宝钗之笔,是曹翁忘了这号人物,并不然,只是她维持了大家闺秀的仪态。一方面她让王熙凤认为“不干已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一方面又让老太太、王夫人觉得“小惠全大体”。对黛玉的讥讽听若惘闻,让人以为她从不记恨,又在扑蝶误听小红与坠儿的谈话时,扯出与黛玉捉迷藏之谎。她处世的高明与黛玉的清高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宝钗被认为“大家闺秀、温顺、识大体”,选上了“宝二奶奶”,终成了“山中高士晶莹雪”。
对于宝钗,我一直无法喜欢,从情感上无法接受她与宝玉的婚姻。她的处世圆滑,她的性格温顺,在我看来皆是虚伪之举。借由一些小事拉近与黛玉的关系,让黛玉认为与她“情同姐妹”。对待宝玉,更是好之又好,顺之又顺,全然不同与黛玉的猜忌。
黛玉死时,只说了半句“宝玉,你好······”,便命丧黄泉。如果要我填满这句,我想必当是“宝玉,你好狠。”为何狠心抛弃黛玉,另娶宝钗,这令黛玉情何以堪,一个空有痴心的女子,如果连痴心也化为灰烬,又如何撑得下去。殊不知,这只是王夫人的掉包计,宝玉并非无情,只是一直认为迎娶的是黛玉。再说那宝钗,堂堂公侯女,千金小姐,竟顶别人之名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宝玉掀开红盖头之后,发现林妹妹成了宝姐姐大失所望,就那么把宝钗冰在那儿,不再理会,这叫宝钗又情何以堪。原本“任是无情也动人”,竟落得个独守空闺的下场。
思及至此,忽觉宝钗也是受害者,真正害人的则是吃人的封建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