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影响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一个很抽象的的概念:由技术构成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看这个概念,往往会弄得一头雾水,要理解这个概念,必须首先了解两个概念: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
技术构成: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表达这种关系,我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由此可见,资本有机构成既不是单纯地指资本的技术构成,也不是单纯地指资本的价值构成,而是指两者变化中的一种内在关系,即只有那种由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着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才能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因为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生产中,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并不总是与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相一致的。大体上存在着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技术构成变化了,但价值构成并不按同比例变化。第二种情况,资本技术构成变化了,资本价值构成也可以保持不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个劳动力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发生了变化,但由于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变化情况不同,就会出现技术构成的上述两种组合情况。第三种情况,价值构成变化了,而技术构成却没有变化。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但生产资料价格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并不是任何情况的价值构成变化都属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只有以技术构成变化为基础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变化,才属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例如:一个工厂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买了1台机器,价值人民币10万元,雇佣工人10人,工人每年工资1万元,在这里,一台机器(为了便于理解省略其他生产资料的因素)和10位工人的比,即是技术构成,机器价值10万元和工人工资10万元(1:1)即为价值构成。
随着技术进步,工厂采用更为先进的机器一台,价值人民币20万元,而工人只需要5人即可操作,假设工人工资没变,工人的一年工资总额为5万元,这时候,技术构成为:1台机器:5位工人,价值构成为20万元:5万元=4:1,这样,由于技术的进步,引起了资本价值构成从1:1到4:1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果就是价值构成。与此同时,有机构成也从1:1变到了4:1。
又如:某钢铁厂由于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预付资本,且保持原来的生产资料和和劳动力的比例不变,也就是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此时,由于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导致不变资本中作为劳动对象的铁矿石的部分增值,又因为价格反映价值。所以价值构成中不变资本的比例相对上升,资本的价值构成发生改变。而根据假设,原来的生产资料和和劳动力的比例不变,也就是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而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所以资本的有机构成也不变。
可见有机构成是一个不断随着技术进步而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生产企业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是由价值规律和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造成的后果就是: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工人失业,形成相对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给工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很多问题。
资本的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带来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工人失业,即机器挤占了工人的岗位,这要求工人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