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我为你骄傲
母亲,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那么神圣,那么亲切。我知道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欢乐和幸福都与祖国母亲的安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感到身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是多么的骄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从课堂上和书本上越来越多地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她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土,有着有口皆碑的中华文化,有着饮誉海外的“四大发明”,有绵延万里的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壮丽的北京故宫,无与伦比的苏州园林,还有丰富的宝藏和秀丽的风光……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着祖国母亲饱经沧桑的脸和那坚强不屈的身躯。 为了祖国的光明和富强,不知有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使祖国挣脱铁链,获得新生;又有多少爱国志士,与祖国同甘苦共命运。“国家兴亡,匹夫有则”曾是先辈们的豪言壮语,面对破碎的河山,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赴后继,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升起,耳听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总会感到热血沸腾,有股发自内心的呼喊:祖国,我为你骄傲。
五十多年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算不了什么,但是,就在这短短的五十多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真可谓一日千里。如今,改革开放为祖国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由于祖国的强大,香港和澳门才回到祖国的怀抱;由于祖国强大,全世界水电工程规模最大的长江三峡工程才得以建成;由于祖国的强大,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得以在北京举行;由于祖国强大,中国奥运健儿金牌零的突破到雅典奥运会金牌列世界第二;由于祖国强大,“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得以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送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国家,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更是显示了祖国科技的进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系列的成功,不正证明了今天祖国的强大和繁荣吗?祖国,我真为你感到无比骄傲。
早晨,雄壮的国歌声响彻大地,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朝阳一同升起,飘扬的国旗就像母亲微笑着张开双臂。此刻,我就像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心中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幸福。
今天,我们应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宏伟抱负,应该有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远大志向,让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建设我们的祖国吧。我要深情地说一声:祖国,我为你骄傲!
我的祖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神舟七号胜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员满面笑容走出返回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60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
今年,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很不寻常。面对严峻挑战和困难,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来自公\文:有约)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激励着灾区人民坚定信心勇气,重建美好家园;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开、闭幕式表演、赛事组织工作、志愿者服务、场馆设施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给世界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更收获了一笔丰厚的物质精神财富。北京奥运会,使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在这不寻常的一年里,有多少悲壮,有多少感动,有多少梦想,有多少光荣,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写进了共和国的历史画卷。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沉着,统揽全局,驾驭各种困难和复杂的局面,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回首30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神七一飞冲天,奥运成功举办,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成就,令中国人民倍感自豪,人们发自内心地赞叹: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
我们已经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就,我们必将书写更加雄伟壮美的篇章。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对中华民族来说,抓住并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祝愿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我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2009年的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我们的历史岁月又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将要辞别2008,迎来2009。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旧桃换新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俗话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是告别昨天,走向明天,人生就是辞旧迎新。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辞旧迎新史。告别昨天,一切己写进历史;展望明天,期待在向我们走来。
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一年要有新的业绩、新的成就,关键是要有新观念。新观念就在于告别消极,迎来积极;告别烦恼,迎来快乐;告别遗憾,迎来希望。新观念就要有新的设计、新的企盼,锁定新的目标;有新的追求,孕育新的情结,踏上新的征程,总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旧船票”登“新客船”,翻“老皇历”过“新日子”。
当然,新与旧是相对的,新与旧本身就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辩证法。新陈代谢,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旧中孕育着新,新中又产生着旧,新旧交替,永无穷尽,这就是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是历史。
新年的开端,是奔跑的起点,万物生辉的开始。新的开头,要播下新的种子,这种子充满了诗意,刻画着蓝图,孕育着未来,是收获的前奏曲。有道是,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扎扎实实地迈好第一步,乃至每一步。
在新的一年将要开端的时候,人们常常是盘点过去,掂量现在,展望未来。
2008年注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不寻常又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北京奥运璀璨夺目,神七飞天漫步太空,抗震救灾世界瞩目,两岸关系拨云见日。当然,这一年也多灾多难,年初南方风雪冰冻,五月汶川地动山摇,九月“毒奶”震惊世界,震灾雪灾毒灾灾连灾,真让我们五味杂陈,使我们更加领悟了多难兴邦的深刻内涵,我们民族由此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强。历经了大灾大难大悲大喜而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更令世界刮目相看。
在全球经济还未从金融风暴的阵痛中醒来的寒冬中,迎来了2009年,这是人类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9”,人民共和国走过了60年,预示着2009年又将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一年,是一个变革与重构交织、海水与火焰交融的一年,是我们有着许多期待的一年,也是世界期待中国再创经济新奇迹的一年。2009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风雨飘摇,中国也不平静,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同时也蕴涵着重大机遇。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我们看到了希望、有了盼头,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坚信中国的发展不会因全球金融危机而逆转,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继续义不返顾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驶向彼岸!
改革未有穷期,我们还在路上。在前进的路上还会有风险,还会有困难。“事不避难,知难不难”。最重要的是要在困难和风险中准确判断形势,在挑战和考验中清醒把握方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国际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增强机遇意识,善于从变化中捕捉发展机遇,在逆境里培育有利因素。这一切,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会议己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和部署。
新的一年,是困难也是希望,是挑战也是机遇,是期待也是付出,是收获也是给予,把热血奉献社会,把汗水洒满大地,把温情带给人间。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 指引下,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沿着昨天的足迹,走出新的天地,让2009年的中国以多姿多彩和灿烂辉煌永载世界史册,以更加辉煌的成就迎接和庆祝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遍地金黄,繁华似锦,高楼矗立,煤海流金,大海扬波,长城起舞。
秋天,总给人们带来喜庆,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寻常。在这美好的季节,从江南水乡到北国边陲,从赣江只滨到拉萨林卡,共和国每一平方公里的热土都浸透着欢欣与幸福,流淌着甜蜜与歌唱。十三亿华夏儿女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玫瑰色的憧憬,放飞坚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赞美的诗行。
呵,祖国,我的母亲,在欢庆您诞辰60周年之季,我热血沸腾,思绪澎湃。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有多少赞美的歌儿对您歌唱。60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伟大的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到处是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建设的洪流。我仿佛看见南湖的红船沐浴着太阳的金辉,向今天驶来。井冈山的红旗,杜鹃笑靥和映山红的壮美像的红霞款款飘来。宝塔山的热风,延河水的激浪,青纱帐的故事挟着黄河的琼浆,孕育了千万英雄的儿女。
呵,古老的长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腾的长江翻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深情的马头琴声,拉萨林卡正传来牧民奔向小康的欢歌笑语。于是,我看到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华夏儿女于天地间引吭高歌。欢庆祖国母亲60岁的生日,以共和国儿女的名义,向祖国致意,为母亲祝福。
呵,祖国,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驶来;从天山脚下热瓦甫与三弦琴动人的琴声中驶来;从黄河激越澎湃的涛声和万里长江雄浑的船工号子声中驶来;从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的神州5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和乡村富裕文明畅想曲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历史告诉我们,告诉未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像灯塔照亮祖国的锦绣前程,党中央正带领全国人民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美好未来。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军中,华夏儿女创造了无数奇迹,在世界民族之林让世人刮目相看。你看,深圳,珠海,厦门等一批特区掘起座座金山,浦东新区挺起胸膛,骄傲也抒写振兴中华的醒目标题。钢铁巨龙大京九腾飞南北,展示中国的雄姿。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华夏儿女无不扬眉吐气,豪情万丈。
在北京首都,一位年逾花甲的华侨随团参观了北京都市风貌,观看了阅兵部队威武的表演后,热泪纵横。他感慨地说:"新中国现在确实强大了,有祖国做坚强后盾,海外华侨腰杆更硬了,我们身在海外,盼望祖国强大,繁荣昌盛。"聆听老人的肺腑之言,我仿佛触摸到他那颗滚烫的爱国之心。此刻,我的耳边又回响我的我爱国之心,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雄浑,激越的歌声。这歌声呼唤着华夏儿女励精图治,创造更家美好的明天。
朋友们,迎着太阳,秋风送爽,让我们站在古老的长城上以一种深情,以一种豪迈,以一种庄严的仪式,端起金杯,痛饮欢庆的美酒,轻轻柔扶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共同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
一、湖南民生的基本状况
(一)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长
1、经济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1979―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在11%以上。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达到9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1.45亿元,增长 4.6%;第二产业增加值3901.16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632.39亿元,增长14.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4405元,比2000年增长109%,翻了一番。全省财政总收入1119.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3.18亿元,增长26.2%。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59.56亿元,比上年增长70.1%,加快26个百分点。
2、就业形势较好。近年来,湖南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2003-2006年,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26.6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9.61万人,年均分别增长11.1%和2.0%。2006年,全省职工工资总额715.23亿元,比2002年增长56.0%。2007年末全省就业劳动力3883.41万人,增长2.1%。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480.89万人,增长2.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0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3.09万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实现了一人就业。
3、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3.54元,比1978年的323.9元增长5.1倍,平均每年增长6.5%。其中2001―2007年,年均增长达到9.3%。
从1978年到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2.6元增加到3904.3元,增长了27倍多,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6倍,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1%。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四个“一号文件”,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的支持扶植力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不仅因发展生产、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政策性补贴也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上农产品价格在这一阶段大幅提升,使得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04年到2007年4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7.8%。
(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1、消费水平逐年提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8990.72元和3377.3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和12.1%。与1978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8701.16元和3237.31元,分别增长30倍和23.1倍,扣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实际增长5.5%和4.8%。
2、消费结构逐步升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990.72元,比上年增长10.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和食品支出分别增长17.4%、17.2%和13.8%。城镇居民消费已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向享受型的消费发展,恩格尔系数迅速下降,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377.38元,比上年增加364.33元,增长12.1%。其中,食品、衣着和居住分别增长14.5%、17.5%和20.8%。受猪肉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上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6%,分别比上年提高1.2个和1.0个百分点。
3、居住条件继续改善。1998年房改以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全面实施,给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带来了重大转变,购房和居住支出已成为居民家庭主要的一次性大笔支出。住房消费成了家庭的重大消费之一。调查表明,2007年在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湖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进一步提高,达90.7%,比上年提高了3.98 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商品房的比重由上年的21.4%上升到了25.8%。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增加,居住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到2007年底,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 34.71 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49平方米,增长18.8%;人均居住面积28.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居民住房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步向宽敞舒适转变。许多家庭做到了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随着居住面积的增加,住房条件的改善,居住舒适度越来越高。许多家庭空调、水电、供气等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更加优雅、舒适。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饮用水的情况进一步改善,饮水以矿泉水和纯净水为主的居民比重由上年的15.2%提高到了18.3%;拥有独用自来水的居民家庭普及率已达99.5%。从居民家庭的卫生、取暖设备来看,有厕所浴室的家庭比重达到了85.1%,比上年提高了16.5个百分点;有41.3%的居民家庭用暖气和空调取暖。从炊用燃料使用情况来看,有69 %的家庭用上了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使用煤和其它燃料的居户比重比上年明显减少。居民水、电、燃气的开支也逐年增长。2007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水、电、燃料及其他支出573.24元,比上年增长2%。
2007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08.33元,比上年增加40.39元,增长20.8%。居住支出增长,主要是由于购、建住房和装饰装修生活用房以及生活用水用电支出增加较多。其中,购买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154.92元,增加23.49元,增长17.9%;购买装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49.19元,增加13.5元,增长38.9%;购买生活用水用电支出人均53.11元,增加9.07元,增长20.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18平方米,增长2.3%。农民在居住面积得到满足以后,主要是转而改善住房质量,装修住房的多了,改善和增加住房设施的多了。有5%的农民家庭有了冷暖空调,有40%的家庭安装了有线电视网,农村居民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机61.4部,移动电话机75.6部。
4、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数字表明,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在传统电器降温的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新兴家用耐用品如移动电话、电脑、空调、平板电视等,正在取代传统电器的位置成为现阶段“消费”热点。但农村居民的耐用品消费总是落在城镇居民之后。如39.44%的城镇居民家庭有电脑,农村居民仅为0.96%;城镇居民家一户有3-4台空调较普遍,农村仅3.3%的农家有空调;在农民家里换上了大彩电的同时,许多城镇居民家庭换上了高清晰的液晶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机。城镇居民几乎家家有洗衣机、电冰箱,农村每百户仅有洗衣机29.76台、电冰箱16.54台。城镇26.27%家庭用上了家庭网络,农村乡镇才开始起步。城镇不少中小学生都有手机,农村电话机和移动电话从无到有,分别达到60.32部和64.73部。城镇居民盼汽车,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2.1台家用汽车;农村居民则买摩托,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33.05辆,比1996年增长10.9倍。
(三)城乡教育条件逐步改善,义务教育取得实质性突破
1、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快速增长。据2006年人口抽样调查,在全省总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5.1%,比2000年提高1.8个百分点;平均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由2000年的2926人增加到4732人,增长61.7%。
2、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全省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14.5%,比2000年提高1.8个百分点;平均每十万人中,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11177人增加到12982人,增长16.2 %。
3、义务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已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所有县级行政区均通过“普九”验收,人口覆盖率达100%。全省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42.6%,比2000年提升2.1个百分点。
(四)“病有所医”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1、城镇职工医疗基本能得到保障。2007年末,全省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620.50万人,比增长10.7%。其中,在职职工438.62万人,退休人员181.95万人。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点到面逐步铺开。从2003年开始,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长沙县、华容县、桂阳县、涟源市、花垣县等5个县(市)进行试点,2004年、2006年、2007年分别增加了3个、29个和56个试点县(市)。据统计,2007年,全省共筹集到位资金19.92亿元,比2006年增长133.3%,其中各级财政补助15.98亿元(中央8.1亿元、省级5.02亿元、市县级2.86亿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3.94亿元。2007年,全省总共补助902.21万人次,补助支出16.91亿元,人均住院补助719.79元,较2006年增加34.54元。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就医难问题。85.8%的参合农民选择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73.75%的参合农民住院补助资金流向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有效地拉动了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形成了农村卫生医疗体系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
3、开展了城镇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到2008年1月份,长沙、常德、湘潭三市的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20万人。
(五)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有所提高
1、城镇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省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56.61万人,比上年增长2.7%;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80.30万人,增长9.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8.00万人,增长0.4%;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20.50万人,增长10.7%;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7.61万人,下降23.1%。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56.20亿元,增长18.9%;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5.61亿元,增长13.0%。
2、农民工工资支付基本得到保障。为维护农民工利益,自2004年以来,湖南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截至2008年初,全省已经建立保障金专户3000余户,累计存入保障金近18亿元,已支付农民工工资近15亿元,解决了大规模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3、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1996年湖南省就开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当时只停留在对农村特困户的定额救助上。2000年以来,有条件的地方开始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7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和16个非行政区全部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财政厅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共筹集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资金23.4亿元,比上年增加4.17亿元,增长22%;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保障了城乡低保家庭和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需要。全省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134万人,月人均补差96元,农村低保月平均保障110万人,月人均补差30元。
4、社会福利水平有所提高。2007年,省财政投入5740万元,其中预算安排500万元、福彩公益金安排5240万元,支持全省285所敬老院的改扩建工作。
5、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事业发展加快。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湖南省慈善组织逐渐壮大,到2006年底,全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11973家,其中基金会66家,慈善会81家,红十字组织3761个,社会救助接受站(点)1600个,“慈善超市”、“爱心超市”285家,初步形成了社会捐助服务网络,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商业保险发展较快。2007年,湖南省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0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6.2%,为近五年最高增幅。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47.82亿元,增长42.8%;寿险保险保费收入135.73亿元,增长37.8%;健康险保险保费收入10.61亿元,增长10.4%;意外险保险保费收入7.14亿元,增长14.9%。
你应该自己写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 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漓。 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明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走起来,跑起来了。虽然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但它仍然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浓重的一笔。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同样对改革开放的总结也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改革开放,更好地发展中国。以下我将以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两大方面讨论改革开放,并分析改革开放的精髓,以及展望未来的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设立经济特区、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明确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都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1]。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国家领导人改革了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桎梏,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都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1978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79元人民币,2006年2月达到2000美元,增加了约40倍[2]。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对中国今年经济的影响最明显、最彻底,我们的体会也最深。改革开放就如催化剂一样,推动着中国经济爆炸式地增长。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以其过人的胆识打开国门,以优惠的政策把外资吸引进来,伴随而来的还有先进的科技、现代化的管理。加上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使我国的产品价格低廉,如潮水般地涌向世界,并以资源的高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迅速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原始资本的积累。改革的胆子很大,但步子很稳,整个改革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进行,再加上以党政分开和权力分散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已加入世贸组织为起点,我国大踏步进入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总额五年成三倍之速递增,顺差更是爆炸式增长,不断创造着经济奇迹。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的狂风一阵接一阵,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又进一步推动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经济奇迹背后产生的问题
但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资源能源因过度开采而日渐枯竭,环境恶化程度惊人。我们过度陶醉于“为人打工”,以“世界工厂”自豪,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使我们创造的大部分财富流向国外,八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了制约中国进一步高水平发展的瓶颈,下一步深化的改革开放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三、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效益
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生产力的发展,的确如此,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奇迹就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教育大国,为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我国的各种社会保障也逐渐完善,各种福利制度逐步实施。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收入,穿上了体面而漂亮的衣服,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房子,用上了各种家电,吃着更丰富而美味的食品,喝着多滋多味的饮料,享受着高科技的医疗服务,玩着各种有趣的电子游戏,做着各种精彩的体育运动,交通工具多样化、便捷化,通讯工具普遍化……这些都颠覆着旧的传统观念,冲击着旧的社会结构,推动着新的充满活力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四、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启发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全面展开,西方的文化观念逐渐深入我国,既有民主、公平、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又有一些文化垃圾——物质崇拜主义、享乐主义、性自由等,以普世价值观为代表的优秀文化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做了有益的补充,但那些文化糟粕也毒害着我们的社会风气。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我国过去落后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过激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全部否定,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世界是多元的,注定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不应过度崇拜国外的文化观念,我们要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还好最近社会上对传统文化已越来越重视。对于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我们应该学习它的实质,而不应学习它在国外的表现形式,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给它赋予自己的元素,构建适合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五、改革开放的精髓
改革开放的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以其伟大的智慧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给出了精当的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能刻意追求公平而导致普遍的贫穷,只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过人的胆识为中国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的,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利用
六、展望未来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是思想解放。我们过去坚持思想解放,现在坚持思想解放,将来还要坚持思想解放,永远都要坚持思想解放。我们根据新时期的社会问题,要进行新时期的思想解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对外加强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4]。对内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是唯经济发展为中心,高的GDP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以胡锦涛为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使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政治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