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有什么特点

2024-11-06 08:47: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甲骨文

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一共三个基本要素。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

从结构字体上看,文字不仅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且富有立体感。

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并且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从章法上看,卜辞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全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的活泼局面。并且,字数多者,全篇安排紧凑,给人以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又显得疏朗空灵,总之,都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

2、金文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

3、小篆

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4、隶书

从篆书发展而来的,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起笔蚕头收笔燕尾,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变画为点变连为断,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5、楷书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现代。

6、草书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7、行书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扩展资料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在周代成为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其后继续演进,至商末之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此种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绪延至秦汉。但商代器物和铭文皆少,秦汉以已至末流,所以应算周代为主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隶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楷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书

回答2:

中国书法所用的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字,从它萌芽时期的仰韶文化算起,己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将近四千年了。它们随著时间由简单转为繁复、由方正而变圆滑、由端正而趋於流畅。自古以来,书写中国文字就要求匀称美观,因此它已不单是用来记录事物,而且成为一种艺术。

中国文字的字体可归纳为七大类,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 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龟甲兽骨卜卦而刻於上面的卜辞,是殷商时候的文字。甲骨文字的排列自由,不像後来书法字的严谨,但笔画的分布却十分均匀、架构平衡,保留有象形绘画的型态,却又经过重新安排笔画而成的文字。

《征讨卜辞》,龟腹甲,殷商武丁早期

  • 金文:金文是指铸造或刻凿在钟鼎彝器等金属器具上的铭文,又称为钟鼎文,或吉金文。大多数出现在东周时期的铜器上,也有少数在商代和西周的铜器上出现。随著时代及铸造刻字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型态粗细的金文出现。现存於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及「散氏盤」是这类铜器之中的宝器。

年代:西周晚期毛公鼎

  • 小篆:篆书包括大篆及小篆。大篆是指秦以前的石鼓文。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秦始皇时为一统天下,下令「书同文、车同轨」,由当时的宰相李斯诏令文字,就是我们所知的「小篆」小篆结体较为对称统一,有一股均衡之美,大篆变化较多,结构大小错落自由多变。习写篆书可体会古文字典正淳厚的特殊意趣,并了解字形演化的源流。一般来说,篆书重视淳厚,因此下笔皆以逆入为主,结体亦以平正为宗。熟习篆书之後对於隶书的练习有直接的助益,也可矫正若干书体软滑柔靡的习惯。为使篆书的学习有明显的进阶,可先选择严谨平正的法帖,如杨沂孙、吴大澄等清代的篆书家法帖,进而可习写吴昌硕、赵之谦、徐三庚等变化较多的法帖。

吴昌硕《临石鼓文》,清

  • 隶书:秦人程邈为求书写上更为快捷,改变篆字的圆滑均匀的笔划而求平正,就产生了隶书。

隶书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横画中的起笔有如蚕头、收笔有如凤尾,相较於篆书,有著轻松飘洒的意趣。到汉代时公文书信上几乎都用隶书书写,东汉刻碑也是多用隶书,但是字的体态不完全相似,著名的碑体有《礼器碑》、《张迁碑》、《乙瑛碑》。练习隶书的材料中,可概分为汉碑的碑帖,汉简的材料,及清代以来隶书家的法帖。汉碑中,可先取曹全碑习写,以充分感受隶书扁阔秀逸的基本特质,再次临写乙瑛碑、、张迁碑、史晨碑等诸碑,深刻体会汉碑中朴拙沈厚的特殊风味。然後习写汉简墨迹材料,让用笔自然流畅,可略去造作习气。最後须临写清代诸家,如郑簠、金农、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等名家之作。

《礼器碑》,东汉

  • 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是指端整的字体,它是由隶书渐渐演化而成的正规字体,它没有隶书挑起的波磔,形体较为方正。开始萌芽於汉末,盛行於魏晋南北朝,唐代时最为鼎盛,这种字体一直通行到现在,在学习书法时经常成为基础练习的开始,因为它的形体最为熟悉,而且一笔一划练习端整之後,以後再学其他字体时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曾将楷书分成唐楷及魏碑两大体系,主要是其间风格有著很大的不同,唐楷象徵了楷书在文字发展上的成熟阶段,因此结构谨严,用笔也较重视一定的法度,这种特徵与魏碑自由变化的风格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由於诸多唐楷中的书写规律较易领受,因此初学楷书的人常先习得唐楷的法度之後,再次转攻魏碑变化多端的样貌,使楷书能达到平正而不板滞,变化又能统一的高妙境界。楷书名家与名作有许多,如:东汉锺繇《宣示表》、北魏《张猛龙碑》、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大唐三藏圣教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柳公权《神策军记圣德碑》等。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唐

  • 草书:草书相较於行书更为便捷,几乎成为简单的字符,於汉初的竹木简中即可发现草书的雏形,而到东汉时,在民间已十分通行了。草书姿态千变万化, 狂放自由,但又必须顾及书写时前後文字的连贯、笔法及转折,因此是十分需要基础的一种书体。由於草书的简化造形,使线条更自由地显现其动感,这种线性的律动感,是欣赏草书时很重要的审美要素。练习草书时,对於范帖的选择可从法度较清楚的入手,如孙过庭的《书谱》或王羲之、王献之的尺牍,渐次再临习用笔变化较大或较率性的书帖,如怀素的《自叙帖》、黄公望、祝枝山、王铎、徐渭等的草书作品。 

  • 清王铎《见花迟诗卷》

  • 行书:行书即行体书,亦名行押书。它的起源,是由隶书逐渐演化而来的,东汉末年即已流行,至东晋时代,可谓极盛时期。由於行书介於楷书和草书之间,它比工整的楷书流畅,比率性的草书易学易认,成为当代实用性最强的书体,书法爱好者十之八九都重视行书的习写,原因在此。王羲之是行书成熟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快雪时晴帖》是行书的代表之作。唐太宗十分欣赏王羲之的作品而大肆蒐集保留,甚至要他的真迹陪葬,也因为它的私心,所以我们现在只能欣赏到临摹的作品,像《兰亭序》。其他著名的行书作品有宋蘇轼《寒食诗帖》、米芾《菬溪诗》。行书之练习在法帖的选择上,可先临习清晰,且技巧单纯的墨迹法帖,如文徵明、赵孟頫、王羲之等,至基本技巧与基础结体较趋熟练时,便可进阶至技巧变化较多的法帖上,如蘇东坡、黄山谷、米南宫等。待更趋熟稔时,则可体会表现性较强的书家作品,如王铎、傅山、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等。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回答3:

甲骨文 其书体风格雄伟壮丽,精劲宏放,结密得体,镌刻刚劲有力,单刀侧锋,笔势婉转,好书大字,亦作肥笔,起笔多圆,收笔多尖,曲直相错,富有变化,开拓舒畅,错落有致,书意达一,庄重威严
金文 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小篆 方正,结字多为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书的特点:

(1)、“方劲古拙”,隶书是从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书体,“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
(2)、“蚕头雁尾,笔必三折”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即带有挑脚的横画)的形状与隶书笔画的写法步骤。写波横时先用力向左“藏锋逆入”,然后转笔往右。形状就像蚕虫的头;随即笔稍为提起,使笔毫至中锋向右运笔,这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锋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就像大雁的尾巴,一般是露锋收笔,亦有尚未露锋即缓缓的收住的处理。写挑横时要注意,采用“提引”的写法。这样,笔势才舒展自然。“笔必三折”是说写隶书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不要横扫直抹一滑而过、“藏锋逆入,中锋行笔”是隶书用笔的基本方法。
(3)、“雁不双飞,蚕无二色”,说的是在隶书的一个字里面,笔画的挑脚不要重复。如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面,只能把一笔写成波横,其佘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而“蚕无二色”是指起笔蚕头的写法基本相同,但蚕头的形状可以有微小的变化。
(4)、由于隶书字形方扁取横势,很多笔对称展开,尤其撇、捺的组合,有明显的横势增加了生动的感觉。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 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草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回答4:

差距好大。

回答5:

A C D B E n
c F p E D M y
p p r E D m L
P M d C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