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
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一仞等于一寻,
一寻等于张开双臂之长度,约1.6 1.8米。
一仞为七尺 1仞=周制8尺(约合1.8米),汉制为7尺
五尺曰墨。六尺曰步。七尺曰仞。八尺曰寻。十尺曰丈。
一仞,七尺
详解:1仞=周制8尺(约合1.8米),汉制为7尺,东汉末为5尺6寸。
仞是一种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周朝时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五寸九分,现在我国使用的市尺长度是十寸,合三十三厘米。按此计算,万仞为15.576公里。
1仞=周制8尺(约合1.8米),汉制为7尺,东汉末为5尺6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