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态对比度是否实用的问题,事实上从动态对比度出现开始就已经存在。所谓的对比度是最基本的定义就是显示器的白色亮度与黑色亮度的比值,即所谓的原始对比度。而所谓的动态对比度,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测得的对比度数值。很多厂商利用对背光灯管控制电路进行了改进,使其可以根据画面内容精密程度来动态调节背光灯管亮度,令到其全黑画面下最低显示亮度达到更低的水平,以此换来更高的动态对比度。而为了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各大厂商纷纷在动态对比度上做文章,争相推出拥有更高动态对比度的产品。
支持动态对比度越高越好的观点就认为,动态对比度技术有助于将黑暗画面下的细节显现出来,在游戏以及电影中,由于黑暗的画面比较多,这时候配备动态对比度技术的LCD就可以将画面的层次感体现出来,将细节展示出来。动态对比度越高,细节显示就更出色,层次感就更强。
而反对动态对比度越高越好的观点就认为,确实动态对比度技术在黑暗画面里可以分清层次,突出细节。但是,动态对比度并不是越高越好,3000:1与5000:1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区别,或者说,区别是看不出来的,盲目追求超高动态对比度是不明智的,而且过高的动态对比度,还将造成色彩的失真以及视觉的疲劳。
首先要肯定动态对比度技术的优势,但是在动态对比度是否越高越好这个问题上,笔者同样也持保留态度。主要是目前各厂商对动态对比度的标识并不统一,部分产品存在虚标问题,另外,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动态对比度大小的区别确实不易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