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只限教室中吗?还有哪种好的教育方式?

2024-11-19 04:25:3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关于教育孩子,目前父母们比较能够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能够依照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发挥所长,不按照家长或者学校的单一标准来约束孩子。

所以目前市面上各种培训班也是纷纷强调激发孩子个性,培养他们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等等。家长们也都明白不要过早扼杀孩子的天性,要让他们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长大。

虽然说这些道理谁都明白,但是真的陪伴孩子长大之后,父母才知道做起来有多难,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一次又一次的在各种恐惧中妥协。

逐渐规矩越来越多,对孩子的掌控欲望也越来越强,慢慢的把孩子变成了自己期待的样子。

其实父母自己也在怀念无忧无虑童年带给自己的快乐,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教育形式,又不得不用更多的方法将孩子约束起来。

现在学校虽然一方面在说减负,但是另一方面各种留作业的方式也是换着花样的更新,谁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学习,但是学习本身就是一项沉重的负担,真正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的,除了那些学习优异的学霸,普通学生大部分还是硬着头皮学的。



但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即使父母和老师能够给孩子最大的帮助,但是最终对自己负责的只有本人,决策者应该是孩子。

父母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可以帮助孩子应对不确定和可变的环境,这是一个教育难题但具体来说,中国人的教育思维和西方人还是有差异的。

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内和国外考驾照就有着明显的教育差异,美国的老师主张让学生在自己家周围或者是每天上班的路线上去开车,练习熟悉如何开车。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将学生的驾驶体验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除了驾驶的基本技术,还会在过程中学习应对那些潜在的危险,因为练习的场地就是家周围,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就会教你如何避免剐蹭或者是撞到人。

而中国式的学驾照是在固定的场地,根据考试内容,反复不断练习,教练告诉学员的就是什么时候该踩刹车什么时候该挂挡,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学生练习的场地是精心布置好的场地,那里面有一切考试需要的路况,但却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这其实就很能够呈现出中西方两种教育方式的差距,虽然中国的驾考成功率会更高一些,但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美国考证的方式更能让一个人迅速上手,并且爱上开车。



中国的教育方式注重的是可量化的结果,忽略看不见的成效,考试分数,奖状,奖杯,这都是学习之后量化的结果,并且能够作为父母炫耀孩子的资本。这会导致父母和学校都比较注重短期增长而并非长期投入。这种理念的本质是把孩子当成了生产单元,要孩子今天能做到一二三,明天就能拿到四五六。

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和幸福,因为这是无法量化和用公式就能推算出来的。开车驾驶只是众多生活技能中的一项,而孩子则是对整个世界好奇,作为父母要用什么样的教育思维去教导孩子呢?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艾丽卡在《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一书中写道“教育,应该是让一个孩子专注去做一个孩子。”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其实里面蕴含了很深刻的道理,充满了辩证性,他认为儿童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不是考试,而是密切的人及关联。孩子本身就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的能力,而父母助力孩子成长的关键就在于,和成长中孩子的关系,艾丽卡在书中给出了几个具体的建议,阐述了他关于给孩子最好成长力的思路。



1. 孩子所处的环境就是课堂

课堂不仅仅只是学校,他们并不止只能在教室才能学到知识,很多父母会怀有错误的观念,孩子的学习必须是有资格的成年人授课才行,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习新知识,然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大脑中自带学习系统,他们会从周围的一切环境中吸取知识,即便没有上学,他们也能够从自己经常玩耍的场地中得到学习的机会。

作为父母更应该留意孩子所处的环境,因为他们在一刻不停的进行学习,很多家长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会让孩子背诵昨天的作业或者是考试需要用的题目。孩子为了能够取悦父母,就会努力迎合父母对自己的期待,但是这样的做法真的正确吗?

其实这是在错失孩子其他的学习机会,其实孩子会对上学路上的景色更加好奇,哪怕再熟悉的道路,一点小的变化也会成为孩子注意的焦点。而这些都需要父母的解答和指导,也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机会。

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就要将课堂不限制在教室中,从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



2. 父母应该像孩子一样,抱有好奇心

孩子和成年人对一件事情的好奇心往往是南辕北辙的,孩子会对生活中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很感兴趣,但成年人则会考虑的更加实际,更功利,比如说同样读一本书,孩子会从书里出发尽情享受情节带来的想象的世界,而成年人则会从实际去考虑里面情节设置是不是合理,下面可能会怎么发展。

成年人虽然再怎么努力,也无法重新回到儿童的那种单纯好奇的想象中去,但是家长可以先给自己敲个警钟,知道自己和孩子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孩子的想象能力,可以试着开始对孩子关注的东西抱有同样的好奇心。

而不是对孩子关注的那些细节好不关注,避重就轻。不要把成年人世界中千篇一律的东西强行灌输给孩子。

回答2:

学习知识不一定要在教室里,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以多出去旅游,增长见识。也可以在网络上学习知识。

回答3:

不是,还可以用体验感来增加更多的知识,比如可以和他一起动手制作一些手工作品,这样有助于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或者植物园,通过更直观的感受,加深他对未知事物的新鲜感和探寻,增加他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量。

回答4:

当然不是,教室教的都是书本知识,最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实践知识,让孩子懂得这个世界的艰辛和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