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这是葛优在《天下无贼》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其实人才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稀缺品,和平时期朝廷需要人才来治理国家,乱世枭雄需要人才来帮助他争夺天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才永远与利益挂钩,战乱时期各枭雄争夺人才,也逃不过“利益”二字。为了让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各诸侯是无所用不其极的抢夺人才。三国时期,曹操将这个理念贯彻得最为彻底。
曹操的用人原则是唯才是用,不管人才道德品德如何,只要有才,他就加以利用,这种不拘一格也体现在了曹操的搜罗人才方面。
在他管辖的区域内,曹操通过威逼利诱各种手段,让人才为他效劳,即使敌方阵营的人才,曹操也通过各种手段,想将他们挖过来为己所用。如徐庶就被曹操以其母亲为筹码,从刘备身边挖到了曹营。
但有些人才,并非曹操想挖就能挖到的。三国时期,曹操对这3员虎将心仪已久,但他始终没有得到。
第一人是三国第一名将吕布。三国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将中吕布最强,马中赤兔最好。吕布能力很强,三国中的很多大将都不是他的对手,但吕布人品不怎么样,他贪利好色,两次杀害了自己的义父,是一个典型的不忠不孝之人。对于吕布,曹操是既爱又忌惮,对吕布这样的猛将他十分喜爱,帐下有吕布,面对颜良、马超等强手,曹操也不至于略显狼狈。
但曹操也很忌惮吕布,毕竟吕布是一个不甘做人臣的人,像司马懿这类文臣,他加以防范就不容易对自己构成威胁,但吕布是一个十分骁勇的统兵大将,若将他招降在自己身边,心生异心,杀自己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而曹操又是一个多疑的人,吕布留在曹营,也会让曹操寝食难安。
所以曹操尽管心仪吕布,很想将他招降为己所用,但是擒获吕布后,即使吕布主动提出愿为曹操效力,曹操还是将吕布杀害了。
第二人是关羽。曹操喜欢人才,更喜欢忠义的人才,尤其是他目睹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一幕后,曹操对关羽更是喜爱的不得了,多次想将他劝降。关羽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忠义,这是曹操很看重的一点,但曹操看重的是别人对自己忠义,而关羽忠义的对象是曹操的对手刘备。
虽说如此,还是抵不住曹操喜欢他。后来关羽被曹操围困,为了招降关羽,曹操还答应了关羽的三个过分条件。到曹营后,曹操也是格外厚待关羽,给关羽各种赏赐、高待遇等,让曹营诸将心生嫉妒。得知刘备生还后,关羽执意离开了曹操,曹操也因为欣赏关羽,不忍难为他,放关羽离开了曹营。
第三人是高顺。高顺是吕布帐下的中郎将,深受吕布重视,吕布麾下的最精锐军队陷阵营就由高顺统领。高顺为人忠义,多次直言劝谏吕布,但吕布大多没有听从。高顺还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替吕布平定郝萌叛乱,和张辽一起击败夏侯惇、刘备等,但是良将没有遇到明主。
吕布因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在下邳之战时没有听从陈宫之言,最终被曹操击溃,高顺和吕布等人一并被曹操擒获。被擒获后,张辽选择归顺了曹操,而高顺不愿投降曹操,最终被曹操杀害。高顺的能力不输张辽,曹操也非常想得到他,但一个有意一个无心,曹操最终也没有得到高顺。
曹操最想得到的三员虎将分别是关羽、赵云和高顺。关羽排在第一,因为曹操最喜欢的是关羽,曾经拜将封侯,而且将赤兔马相赠。
曹操最想得到的第一员虎将是三英战吕布的那个吕布,当然吕布曹操是有机会得到的,但是因为刘备一句“君不见丁原董卓乎”便葬送了吕布的性命,第二员虎将是关羽,曹操很欣赏忠义之士,第三员虎将叫高顺,也是忠义之士,与张辽同事吕布,兵败被获,誓死不降,曹操只好将他杀了
曹操最想得到的3员虎将分别是刘备,赵云还有关羽,而关羽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