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爵位等级不同:
贝子: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简称为贝子。
贝勒:宗室封爵第三级,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
2、服饰不同:
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色用石青,前后绣四爪正蟒各一团,朝服通绣四爪蟒文,蟒袍亦如之,均不得用金黄色,馀随所用。
3、受封人群不同:
贝子:属于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
贝勒:属于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授予蒙古人)。
扩展资料:
1、在早期满族社会中 ,贝子意为天生贵族 。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称和硕贝勒。贝勒下设贝子,全称为固山贝子,属高级贵族。
2、1636年(崇德元年),制定新的皇族爵位制度,将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简称为贝子。多罗贝勒为三等爵,位次多罗郡王之下,固山贝子之上。
参考资料:多罗贝勒-百度百科
贝子-百度百科
1、贝勒全称多罗贝勒,贝子全称固山贝子,贝勒是郡王的儿子,贝子是贝勒的儿子。
2、多罗贝勒为三等爵,位次多罗郡王之下,固山贝子之上。就是说贝勒的爵位比贝子高。
3、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没有相应的贵族等级制度,他的所有儿子都是贝勒,这个时候的贝勒地位是最高的。在清代早期,贝子一词用来泛指皇族的诸王、诸大臣。
4、清朝建立以后,亲王的大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儿子封为郡王,郡王的大儿子继承郡王爵位,其他的儿子封为贝勒,所以贝勒是郡王的儿子。顺治六年的时候,清朝完善了贵族等级制度,贝勒的儿子可以封为贝子,也就是说贝子是贝勒的儿子。
扩展资料:
中东神名
贝勒(Bel),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帕勒米拉(Palmyra,在今叙利亚大马士革东北)的主神。其名源出于阿卡德语,原意为“主”,本为恩利勒的称号,后亦为马杜克和阿舒尔所取得。帕勒米拉的贝勒神庙以丰富的宗教雕塑著称。
金国爵名
两宋时金国贵族称号,如金兀术乃金国贝勒。又,靖康稗史云:当时吴乞买以贝勒使宋,宋人遂以贝勒名之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贝勒
百度百科-贝子
1、爵位不同,贝子,官爵,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简称为贝子。贝勒,原为满族贵族称号,即金代“勃极烈”的意译。宗室封爵第三级,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全称为多罗贝勒。
2、服饰不同,贝勒朝冠,顶金龙二层,饰东珠七,上衔红宝石。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三。后缀金花,饰东珠二。吉服冠、端罩皆与郡王同。贝子补服为前后两团行蟒。
满语,初为贝勒的复数。在早期满族社会中 ,贝子意为天生贵族。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称和硕贝勒。贝勒下设贝子,全称为固山贝子,属高级贵族。自皇太极后逐渐实行12级封爵制。贝子在亲王、郡王、贝勒之下。受封贝子者皆为宗室、觉罗及其他八旗贵族 。获取途径有世袭 、恩封、功封和考封数途。归附于清朝的蒙古贵族亦实行这种封爵制,在王、贝勒下设贝子爵。
贝子。又称作固山贝子,是清朝皇族爵位的一种,在清代早期,贝子一词用来泛指皇族的诸王、诸大臣。但到1636年(崇德元年),制定新的皇族爵位制度,将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简称为贝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贝子、百度百科-贝勒
蒙古爵位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额驸。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内扎萨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在外扎萨克蒙古中为第二等爵位,仅次于“汗”。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
多罗郡王(简称郡王),清朝宗室、蒙古新疆西藏外藩封爵之第二等。岁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
多罗贝勒(简称贝勒),原为满族贵族称号,宗室封爵第三级。岁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补服为前后两团正蟒。
固山贝子(简称贝子),宗室封爵第四级。岁俸银1300两,禄米1300斛。补服为前后两团行蟒。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都是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但也有例外,有个别皇子只封得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
此外,宗室爵位每一次被继承都会降一个等级(世袭罔替的例外),比如某位亲王死后,他的儿子(一般为嫡子)继承他的爵位就会被降到郡王,到孙子继承的时候会被降到贝勒,曾孙继承会被降到贝子,重孙继承被降到将军,以此类推。
贝勒,皇室爵位,满语,原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复数为“贝子”。后以贝勒、贝子为清代宗室封爵的两个等级,贝勒为第三级。
贝子,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满语,初为贝勒的复数。在早期满族社会中 ,贝子意为天生贵族 。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称和硕贝勒。贝勒下设贝子,全称为固山贝子,属高级贵族。贝子。又称作固山贝子,在清代早期,贝子一词用来泛指皇族的诸王、诸大臣。但到1636年(崇德1年),制定新的皇族爵位制度,将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简称为贝子。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