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到湖北恩施有多远

2025-04-07 11:21: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6月30日上午,宜万铁路铺轨列车头进入位于野三关镇境内的巴东火车站。通讯员 文林 陈刚 摄

恩施日报讯(记者向竹清实习生陈文婷)6月30日,州委、州政府在巴东火车站隆重举行“火车进恩施”庆典活动。

上午10时25分,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一辆披着大红花的铺轨列车头缓缓驶进建设中的宜万铁路巴东火车站,恩施州没有火车的历史从此结束。

“高兴,就是高兴嘛。”71岁的野三关镇柳山村村民柳和凯激动地说,这是他第一次在现实中看到火车。庆典活动中,附近的村民敲锣打鼓,将核桃、包谷酒等农副产品送到铁路建设者手中,表达感激之情。

自2003年开工以来,宜万铁路共完成投资195亿元,开挖运输路基土石方4795万立方米,桥梁完工230座,涵洞完工375座,隧道贯通158座,正线铺轨完成178公里,站线铺轨完成32公里。随着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宜万铁路年底有望铺轨贯通,恩施人坐着火车出山的日子指日可待。

“我活了71岁,今天看见火车了!”

晚报讯(记者朱海剑陈千恩)“我活了71岁,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见过火车,今天终于在家门口看见火车了!”6月30日上午,家住巴东县野三关镇柳家山村八组的柳和楷老人一早便带着全家人,来到巴东火车站看火车。

当日上午10时许,71岁的柳和楷老人被记者们团团围住。这位朴实的老人对着镜头兴奋地说:“以前从没见到过火车,没想到现在火车开到家门口了,真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

柳和楷老人告诉记者,为了亲眼目睹现实中的火车,他一大早就让儿子、儿媳妇做饭,吃完饭早早来到现场。因为老人的孙子当天在上学,没有时间来到现场看火车,老人多少有些遗憾。“等他放假了,我就带他来看看!”为了表达对铁路建设者的感激之情,当地众多村民自备了土鸡、鸡蛋、白酒等礼品,现场献给参加仪式的铁路建设者。

据介绍,截至当天,宜万铁路正线铺轨完成178公里,站线铺轨完成32公里,架梁完成1061孔。预计今年底全线铺轨完成。

不良地质现象广泛分布 桥隧占全线总长74%

宜万铁路堪称“桥隧博物馆”

晚报讯(记者朱海剑陈千恩)6月30日上午,“火车进恩施”庆祝活动在巴东火车站举行,我州不通火车的历史从此结束。而这条实现了恩施人民百年梦想的铁路,也是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铁路中最困难的山区铁路,“集西南山区铁路艰险之大成”。

专家们认为,宜万铁路是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山区铁路,地质结构复杂,突水突泥的风险程度、规模和工程处理难度,为国内外罕见。鄂西南地区是我国岩溶地形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宜万铁路位于渝东、鄂西地区,地形条件特别恶劣,铁路沿线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岩溶地貌发育,构造复杂,不良地质普遍发育。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主要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不仅地质条件差,而且控制项目多、科技含量高、建设标准新、工程风险大。

宜万铁路全长377公里,桥隧总长288公里,占全线总长的74%,居世界铁路之最,有铁路“桥隧博物馆”之称。在宜万铁路上,3公里以上的隧道有20座,10公里以上的隧道3座,数量和总长均在全国铁路干线中位居第一。经过铁路建设者6年的艰苦努力,目前全线159座隧道中,除齐岳山隧道外,已贯通158座。

宜万铁路建设者科学应对施工风险

首创岩溶隧道“释能降压”技术

晚报讯(记者朱海剑陈千恩)记者6月30日从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获悉,为科学应对复杂岩溶隧道施工风险,铁路建设者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先进的科技设备,并首创岩溶隧道“释能降压”技术,填补了国内岩溶隧道“释能降压”修建技术的空白。

据介绍,铁路开工伊始,指挥部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纳入隧道施工工序管理,广泛使用了地震波探测、地质雷达、红外探水等物探设备,引进国外先进的多功能地质钻机,进行100米左右的超长水平钻孔,不断提高地质预报准确性。为攻克8座一级风险隧道施工难题,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首创了“释能降压”技术,不仅确保了岩溶隧道的施工安全,也为工程的安全快速推进创造了条件,填补了国内岩溶隧道“释能降压”修建技术的空白。

我国“两院”多位院士一致评价:以宜万铁路修建为依托形成的深埋岩溶地区铁路隧道修建配套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对高压富水充填岩溶“释能降压”专项技术的研究,成功解决了工程建设难题,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