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赵国能把匈奴打趴下,最弱的燕国也能把东胡打趴下,秦国就更不用说了,直接杀义渠王、灭义渠国。
战国七雄,三个地接草原胡人,但个个都是好样的,不仅外打匈奴而且还不耽误逐鹿中原,而最后竟是秦战国统一了天下。
那么,为啥拥有华夏九州的汉朝却跟匈奴人耗了上百年?
1.草原还是那个草原,但匈奴已不是那个匈奴中原华夏在质变,从列国诸侯到统一帝国。
草原大地也在质变,而且质变的程度一点不比中原帝国小。
匈奴的冒顿单于弑父篡位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统一战争,当然他不是统一华夏,而是统一草原。
向东,攻灭了东胡;向西,赶跑了大月氏,同时已经开始着手控制西域诸国了。
所以,等到刘邦建汉称帝,匈奴早已建成了幅员万里的草原帝国。
这个帝国的实力有多强?
首先是强大的军队,号称控弦之士30万。
刘邦首次出击匈奴而白登山被围,也就带了32万军队;70多年后,汉武帝马邑之谋,总共动员了30万军队。
也就是说,在军队数量方面,匈奴人已经能跟中原帝国打成了平手。
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
草原作战靠骑兵,步兵基本就是靠边站,战马不如匈奴、骑兵不如匈奴、战士不如匈奴,在兵力对等的情况下,打起来,汉朝方面真心没啥优势可言。
其次就是匈奴已经建立了政权,也就是步入了国家形态,成为草原帝国。
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
之前,赵国、秦国以及燕国能打败胡人,那是因为胡人的组织形态是游牧部落。
国家打部落,就跟欧洲人殖民非洲和美洲一样,基本上就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但是,抹除了文明代差之后再交手,那就不可同日耳语了。
2.中原在变弱,而且已经残弱非常。刘邦建国之时,中原是个什么形势?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这就是中原之形势,经济已经破产了。
而经济破产原因就是从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之后就开始打仗,而且一直打到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
打了整整八年时间,这时间已经是足够长了。
更关键的是,中原帝国不是局部的打,而是全面的打,基本上每一寸土地都被战火燃遍。
关中秦地、韩魏之地、赵地、齐地、燕地以及楚地,基本上都打遍了。
打的时间足够长、打得空间足够大,秦末战火是“世界大战”的级别。
历经此等级别的战火,中原帝国能不残破吗?
除了经济破产,还有政局不稳。
刘邦统一天下,可并未拥有天下,整个大汉帝国遍地是诸侯王,而且多是实力雄厚的异姓诸侯王。
他们不仅削弱了中原帝国的力量,而且都是不稳定因素。
韩王信造反,是勾连了匈奴的。
也就是说他不是一个人在造反,匈奴人已经在干涉中原内政了。
刘邦带三十万大军北伐韩王信,也想趁机一战定匈奴,效仿一下始皇帝的大将蒙恬。
但是,刘邦或有蒙恬的武力值,但匈奴已经不是秦时模样,而且匈奴也出了一个“始皇帝”——冒顿单于。
区区赵国就能把匈奴“打趴下”,那是因为匈奴还没有强大起来,而后来匈奴却消耗汉朝100多年是因为强大了。
因为当时赵国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而汉朝刚立的时候,实力非常弱。所以被匈奴欺负。
我认为之所以匈奴消耗汉朝一百多年,是因为匈奴后来的实力变得很强大,而汉朝初期实力比较弱。
因为匈奴非彼匈奴,被赵国打下的只是匈奴中的一支,而消耗汉朝百多年的却是冒顿统一之后的强大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