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心里一直有空空的感觉,这会影响你的心理状态,日久也会损耗你的精神,但是,您提出问题寻求帮助,说明您已经开始慢慢摆脱这种心理状态了。
每个人的经历、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认知世界的模式不同,所以心里空空感觉的成因每个人也不一样,但是,表现出来的状态大体相同,迷惑、茫然,不知该做什么,甚至还伴有焦虑感、抑郁感。
心里有空空的感觉,一方面也说明您是一位有追求的人,因为有追求,所以,您茫然。有的人一日三餐外,不想未来,每天也很乐呵,因为他对现状满意,不存在心里空空的感觉。
有的人认为,有了目标,加上意志力,就解决了问题。果真如此吗?我认为不尽然。为什么有的人有目标,每天都忙于工作,但脸上却看不到一丝真切的笑容呢?甚至,很多工作狂送上年轻宝贵的生命。那么,什么才是科学的解决之道呢?
生命有动力,才有生命力,而目标和意志力并不能产生真正的动力。动力,也称作驱力,驱动一个人向前走的力量。这个驱力,不是来自外界,不是因为外界给一个赞美,或一个奖励,或一个社会地位,或荣誉光环。大量实证表明,这些只能给予一个人短暂的快乐,激发您短暂的动力,身边这些实例也不少。有些明星、成功人士因癌症而撒手人寰的并不在少数。
也有很多在文学、艺术、科学以及其他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人士,都很健康,甚至有很多老寿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喜欢他们做的事,他们热爱。他们在自己的生存、社会需求以及自己的喜爱之间找到了切合点,因为喜爱,所以愿意去做,成为驱动力。既成就了事业,也成就了自己,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所需。
所以,关键问题不是目标,不是意志力,而是我们需要静下来了解一下自己,什么才是内心最爱?想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定位,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把这些问题清晰化以后,便有了方向,再拟定总目标,再细化具体目标,管理好时间,每天具体做什么。
人们因为喜爱而会坚持,因为坚持而会取得无数个小成就,因为成就又会增加动力,这是一种良性互动。喜爱才是产生人生动力的源泉。不喜爱的事,即使有目标,有意志力,能坚持做下去,也不会有发自内心的喜悦,甚或带来的只是压力,这方面的实例并不少。过多的压力导致精神、躯体的疾病。
是一种特别失落的心理,因为在没有人的时候,自己就会感觉到特别的孤单,感觉自己被别人遗忘了,所以就会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说明自己内心里是特别孤独的,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让自己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一些,相信自己就不会有这种感觉。
我认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但是也是个人比较空虚,比较孤单的心灵,也可以说内心不够强大,还是比较脆弱的。
主要是平时生活很忙碌,已经习惯了,突然的空闲,会感到很寂寞,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