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分。来讨论下你眼中的上海人。

你觉得上海人怎么样?随意说说,感受,经历,随便。
2025-02-23 21:46:50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精明

回答2:

我听很多去过上海或者身边有上海人当同学的人都说他们排斥瞧不起外地人!有一句经典的话就是“哦,原来你是重庆那个大农村来的哟!”自己本也不是很了解他们 谈谈别人的经历吧!

回答3:

如果你没来过上海,没有和上海人接触过,没有机会和他们共事,光凭道听途说和电视小品的影响,是带有刻意歪曲的眼光的。原因是:
一、上海属于南方,南方人通常比较精细,不像北方人那么豪爽,也没有北方人的粗疏,给人的感觉是算计。
二、上海经济发达,为全国贡献了大量的GDP,确实有一部分上海值得骄傲。待人接物上也难免带出骄傲来,使人不舒服。
三、在解放前长期的殖民统治带来的一些较西方化的行为观念,不容易为内地人群所接受(对于沿海大中城市来说这条不明显)
四、地方小,环境逼仄,部分人的行为有小家子气、小市民气息很重。

以上这些就是被全国人民诟病的上海人形象。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人的形象也逐步丰满起来。要知道,小市民气的、精于算计的这些不容易为人接受的行为往往来自年长的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身上,就目前而言,这些行为和举动在45以下的年轻人身上几乎已经绝迹了。

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她有她自身的特点,也有自身的行为规则、道德样板。同时她又是一个最能够接受新生事物的,最承认努力结果的城市。在中国,也只有上海等几个少数大城市还相对公平,给凭借自身努力奋斗的人一个舞台一个机会。在上海,只要你认真工作,诚恳做人,能够做出成绩,尊重社会公德和规则,是不会有人看不起你的。相反,自身带有自卑心理,生怕别人看不起你而处处与上海人为敌,往往还真会被人诟病和指责。至于那些不遵守社会公德,处处偷鸡摸狗的人在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

我从读大学到工作已经20年,一直生活在上海。可以这样说,除了个别的老年人和看上去就比较粗俗的中年人之外,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歧视。相反,在学业上、工作上做出了成绩,上海人往往会说“一个人奋斗真不容易”反而给与更大的帮助和肯定。

上海人是精明,可是精打细算用在生活上难道不好吗?非要打肿脸充胖子?有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问上海人借钱,他会很仔细地问借多少要干什么何时还等诸多问题,也许你觉得这么小气,可是他一旦答应你了,第二天肯定给你送过来;同样问一个北京人借钱,他问都不会”咱哥俩谁跟谁啊,明儿上我这取”,听着很舒服吧,第二天一定会杳如黄鹤。你觉得哪个更好?

上海人确实还存在着各种缺点,有的还很严重。但总体素质在全国范围内不说多么上乘,起码不会低于前三。

最后再说一句,到任何一个地方,首先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公德和处事准则,因为只有融入了这个城市,才能被这个城市所接纳,才能共享这个城市所提供的资源和美好生活。任何抱怨、偏执、诋毁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会使自己更狭隘。

回答4:

看到 钢琴里的猫 回答里提到“移民” 我笑了

回答5:

上海人怎样?将近30年来,几乎每年都有朋友问我这个问题,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感觉很自豪!

500年前上海是一个渔村,和其他地方没有两样,是纯朴的。

明清两朝上海这个弹丸之地出过14位状元,说明智商还行,呵呵。

清末大批移民迁移上海,估计比当时本地的渔民多上百倍。

目前混血的上海人总的来说不够大气、有长远眼光但无破釜沉舟的魄力,在商场来讲,目前上海人的商业信誉全国第一,有很多朋友从瓷器的角度来评价上海人与北方人,北方人毛坯,上海人瓷实。呵呵,有点道理。

50岁以上的上海人,因为30年前上海住房小、收入少,所以过日子都是精打细算,非常节俭,很正常吧,但是这条通常都是外地的朋友衡量上海人的尺度。

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勇士、懦夫、聪明、愚钝。上海也不例外!

回答6:

钢琴里的猫

首先,
“移民”的定义
(1)迁往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定居的人;
(2)较大数量、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其次,你那段话里部分又是百科那来了

当然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