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泵轴向窜量怎么调整

2025-02-25 02:35:0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多级泵轴窜量的测量与调整方法:

1、把平衡盘与平衡环靠死,让后在轴伸端面或者联轴器端面上打表记下表读数。然后根据图纸上标注装配前间隙为多少,再来推动联轴器来进行调整。

2、在装上轴承之前先用塞尺把平衡环、平衡盘中间的间隙测量出来,然后再根据要求来让转子往一端推,此时的打表读数就是窜量的间隙。

3、通过在推力轴承或推力盘内侧加减垫片调整间隙大小。

扩展资料:

调整多级离心泵的转子轴向流量是为了满足图纸上平衡盘间隙的要求,使泵在设计的轴向力下工作。当调整泵转子在年底前推,推不动了,然后平衡板或叶轮口环一步会抵制(具体根据图),然后在轴,开始拉回转子,此时距离可以计算平衡板间隙,安装后的轴承。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和水的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泵启动前,泵壳体和吸水管必须注满水,然后启动马达,以便泵轴驱动叶轮高速旋转运动和水,水离心运动,扔到叶轮外缘,通过螺旋泵壳体流的压力管道泵。

回答2:

调整多级离心泵转子轴向窜量是为了满足图纸上对平衡盘间隙的要求,以使泵工作在设计轴向力下。调整时应将泵转子朝一端推到底,推不动为止,这时平衡盘处或者叶轮口环台阶处会顶住(具体按图),然后在轴上做好标记,开始往回拉转子,用拉出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此时平衡盘间隙,之后安装轴承。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回答3:

多级泵轴窜量的测量与调整方法:
1、把平衡盘与平衡环靠死,让后在轴伸端面或者联轴器端面上打表记下表读数。然后根据图纸上标注装配前间隙为多少,再来推动联轴器来进行调整。
2、在装上轴承之前先用塞尺把平衡环、平衡盘中间的间隙测量出来,然后再根据要求来让转子往一端推,此时的打表读数就是窜量的间隙。
3、通过在推力轴承或推力盘内侧加减垫片调整间隙大小。

回答4:

各种泵部随着使用年限的长短会出现腐蚀,更换备品备件也会出现和原尺寸不付的情况,有时可能影响出力。在检修后,尽量贴近原始值。就算检修成功。间隙决定压力,经过多年运行的转动机械。在检修后都有可能不能恢复到原始尺寸最佳状态。特别是铸铁部件。不锈钢材质要好一些。

回答5:

多级泵轴向窜量的调整方法通常因泵的结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整方法:

     1、对于采用轴承定位的多级泵

  • 调整轴承垫片:在轴承座与泵体之间通常会有调整垫片。通过增减垫片的厚度来改变轴承的轴向位置,从而调整叶轮与导叶等部件的相对位置,实现轴向窜量的调整。一般来说,增加垫片厚度可使轴承向远离叶轮的方向移动,减小轴向窜量;反之,减少垫片厚度则会使轴承向叶轮方向移动,增大轴向窜量。

  • 调整轴承螺母:有些多级泵的轴承是通过螺母进行轴向定位的。松开轴承螺母,根据需要将轴承沿轴向移动一定距离,然后再拧紧螺母,以达到调整轴向窜量的目的。在调整时,需要注意按照规定的扭矩拧紧螺母,避免过紧或过松影响泵的正常运行。

  • 2、对于采用平衡盘装置的多级泵

  • 调整平衡盘间隙:平衡盘与平衡环之间的间隙对轴向窜量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整平衡盘与轴之间的垫片厚度,可以改变平衡盘的轴向位置,进而调整平衡盘与平衡环之间的间隙。一般来说,适当增大间隙可使轴向窜量减小,反之则增大。但间隙调整要适当,过小可能导致平衡盘与平衡环磨损加剧,过大则可能影响平衡效果,导致轴向力增大。

  • 检查平衡管:平衡管是平衡盘装置中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叶轮出口处的高压液体引至平衡盘的背面,形成平衡轴向力的压力差。检查平衡管是否堵塞、泄漏等,确保平衡管内液体流动正常,以保证平衡盘能够有效地工作,维持合理的轴向窜量。

  • 3、对于整体式多级泵

  • 调整叶轮间距:整体式多级泵的叶轮通常是通过键或花键与轴连接的。松开叶轮的固定螺母或螺栓,根据需要调整叶轮在轴上的轴向位置,然后再固定好叶轮。调整时要注意保证每个叶轮之间的间距均匀,以确保泵的性能和轴向力的平衡。

  • 检查轴的窜动量:在调整叶轮间距的同时,需要检查轴的窜动量。可使用百分表等工具测量轴的窜动量,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调整。如果轴的窜动量过大,可能需要检查轴的直线度、轴承的磨损情况等,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 在调整多级泵轴向窜量时,应严格按照泵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进行调整,确保轴向窜量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泵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