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银饰到底有何奥秘?为何几千年来都能备受苗人的喜爱?

2025-04-05 13:38:5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苗族银饰造型丰富,以大、多、重为美,作为一种文化美学在历史上被许多民族所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

苗族银饰从古代饰物中沿袭了 "步摇",融合了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设计上还使用了"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等纹样。

以大为美

苗族大银角几乎是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堆大为山,呈现出大山的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大海的浩渺之美,这种以大为美的独特审美,以美学的观点来看也是很有道理的,而且银饰的大小还体现了家庭富裕的程度,并显示着苗家姑娘的大气。

以重为美

贵州施洞的苗族妇女自幼会穿耳孔,然后用渐次加粗的圆棍进行扩大,确保能戴上当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甚至有一些妇女因耳环过重,导致耳垂被拉豁,当地耳环单只最重的达到了200克,黎平苗族妇女的篓花银排圈同样讲究越重越好,最重者足足有八斤。 

以多为美

苗族地区佩戴银饰讲究以多为美,例如,耳环挂三四只,项圈戴三四件,腹饰、腰饰全都佩戴在身上,特别是清水江流域的银衣,组合的部件有数百种之多,重叠繁复,展现出一种繁缚之美,当然,其中也隐隐蕴含着一种炫耀意识。 

苗族的图腾文化,是银饰的重要造型,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在苗族古歌中,传唱枫木生出了蝴蝶妈,蝴蝶妈妈生下了十二个蛋,由鹊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

苗族银饰的加工,都是以家庭为作坊手工制作完成,银匠会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然后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做出精美的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完成。

回答2:

苗族人认为银饰能驱除邪恶,防阴气,所以都热衷于戴银饰。有头饰,颈饰,胸饰首饰等。都是银匠精心打造而成,平日里他们对银饰呵护备至。银饰图案多样,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文化内涵。

回答3:

苗族银饰造型丰富,以大、多、重为美,作为一种文化美学在历史上被许多民族所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苗族人认为银饰能驱除邪恶,防阴气,所以都热衷于戴银饰。有头饰,颈饰,胸饰首饰等。都是银匠精心打造而成,平日里他们对银饰呵护备至。银饰图案多样,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文化内涵。

回答4:

银饰在巫术中会用到。而且对于苗族人来说,银饰有不同意义,在婚恋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