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好好写作业,怎么办?

2025-02-22 15:17: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作业缺乏积极性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首先,家长要先明白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写作业,可能是孩子觉得写作业枯燥乏味,也可能是孩子缺乏自制力,无法专心致志完成作业。
其次,家长应该给孩子安排适当的作业,要求孩子每天有一定的作业量,并且让孩子完成比较有趣的作业,这样孩子就会更有兴趣去完成作业。同时,也可以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引导,帮助孩子完成作业。
此外,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说话,或者有别的声音打扰。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定时给孩子提示,有时候也可以给孩子说一些励志的话来激励孩子。
最后,家长应该给孩子设定一些奖励措施,比如说每次写完作业可以给孩子一定的礼物,这样孩子就会更有动力去完成作业。
总之,家长在孩子不好好写作业的时候,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耐心给孩子指导,给孩子设定奖励措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来促进孩子的学习,让他们有兴趣去完成作业。

回答2:

自己孩子没有好好写作业,被妈妈罚卖气球,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妈妈应该多和孩子去沟通,陪伴孩子一起写作业,让他形成一个好的习惯

在现代社会,成人如果违反了法律的规则,会受到各种惩罚,罚款、入狱、劳动改造、甚至是死刑。儿童未来的世界,也将面对这些法律的规则,那么何不从小就对他们违反规则的一些行为适当施加一些惩罚,培养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事实上,家庭中,幼儿园里,都存在着惩罚的行为,如果我们对这一行为避而不谈,不去研究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和怎样运用惩罚,什么样的惩罚应该禁止,那么家庭中粗暴野蛮地任意将孩子当作“出气包”的惩罚行为就不能杜绝,而孩子在某些情境中的任意胡为现象也会使大人们无法可施。如果我们一方面老师、家长用惩罚手段去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而一方面又要老师和家长去承担教育不利的责任,这难道不是苛求吗
首先这里所说的惩罚并不是指那些粗暴野蛮的殴打、谩骂、斥责、尖刻的贬抑儿童的词语。幼儿教育中的惩罚不应该是成人对幼儿身体和精神的的摧残和伤害,而应该是在爱护幼儿的前提下,理性地针对幼儿不良行为施加的一种消退的教育措施,应慎重地把握适当的度
惩罚教育的内容可包括:批评、警告;给予否定的表情;不理会;罚其停止幼儿所喜欢的游戏、活动;罚其重做一遍或整理等劳动;罚其坐或站在一边;暂时剥夺其玩玩具、读画书的权利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以惩罚来禁止这种不良行为再发生,是即时有效的,但常用惩罚也会引起孩子的一些不良反应
惩罚易引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对自尊心强的孩子易引起其反抗的表现,一些孩子会转移反抗的情绪,将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胆小怕事的孩子会引起恐惧、焦虑、逃避、哭泣等反应,并可能导致孩子自我封闭、说谎、攻击等行为
儿童极易模仿成人的行为,如果成人常常或过分对儿童实施惩罚,儿童也会依样对待他人
引起儿童对与惩罚有关的事物的厌恶感。 实施惩罚的结果可使得与惩罚相关的事物在孩子心中引起厌恶感,如孩子因学习不好,或做不好某件事而得到惩罚,那么与这个惩罚有关的任何因素,如书本、教室等都会在孩子心中引起厌恶;如果以罚劳动的方法去惩罚孩子,则劳动本身会在孩子心中形成厌恶感
对不良行为产生强化作用。 惩罚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并且在集体场合里惩罚一个儿童引起其他儿童注意时,则这一儿童的不良行为会由于别人的注意而被强化
惩罚产生距离。 经常被父母或老师惩罚的孩子,易产生不满情绪,疏远老师和家长,并会导致同伴对他的孤立
易使家长或老师形成习惯。 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儿童不良行为会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情绪化,并因惩罚可能很快遏制不良行为,易使家长和老师对其形成依赖。惩罚是一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只能用来禁止或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能使孩子建立良好行为,当孩子的不良行为以惩罚的方式被制止后,老师和家长应当分析并设法减少引起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并考虑如何奖励和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理性谨慎地选择和掌握惩罚的时机、方式、尺度。并注意提供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机会和方法,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