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而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线却是凸向原点的?请指出它们

2025-04-07 19:48: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主要原因是边际转换率递增,边际转换率的意思就是在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要多生产一件X商品而要放弃掉的Y产品的数量,用公式表示是 MRT=△Y/△X。在图形上体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某点的斜率。

边际转换率递增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即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带来的产量增加是不断减少的。从这个定理可以推出,一件产品生产数量越多,需要再生产一件这一种产品的成本(需要的要素)就会越高。

纵轴物品X,横纵物品Y,则用X来表示Y的机会成本。当稀缺资源过多的配给来生产Y时,用X表示的Y的机会成本逐渐增大,于是生产可能性曲线越来越陡峭,就呈现出凹向原点的形状。

同理,如果Y的机会成本是不变的,那么曲线将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果Y的机会成本是逐渐减小的,那么曲线凸向原点。

扩展资料:

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反映着他们不同的偏好。如果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相对于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比较陡峭,这意味着若同样减少一单位商品x,要保持原来的满足程度不变,消费者A需要增加的商品y的数量要大于消费者B。

从这一点来看,相对于商品x而言商品y对于消费者A不如对于消费者B重要,或者说,在x与y两种商品之间,消费者A比消费者B更偏爱商品x,消费者B比消费者A更偏爱商品y。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厌恶者的无差异曲线则更陡峭,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考虑风险的变动,更胜于考虑期望收益的变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差异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