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月28日,卡纳维拉尔角上空万里无云。在离发射现场6.4公里的看台上,聚集了1000多名观众,其中有19名中学生代表,他们既是来观看航天飞机发射的,又是来欢送他们心爱的老师麦考利夫。1984年,航天局宣布将邀请一位教师参加航天飞行,计划在太空为全国中小学生讲授两节有关太空和飞行的科普课,学生还可以通过专线向麦考利夫提问。麦考利夫就是从11000多名教师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当孩子们看到航天飞机载着他们的老师升空的壮观场面时,激动得又是吹喇叭,又是敲鼓。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顺利上升:7秒钟时,飞机翻转;16秒钟时,机身背向地面,机腹朝天完成转变角度;24秒时,主发动机推力降至预定功率的94%;42秒时,主发动机按计划再减低到预定功率的65%,以避免航天飞机穿过高空湍流区时由于外壳过热而使飞机解体。这时,一切正常,航速已达每秒677米,高度8000米。50秒钟时,地面曾有人发现航天飞机右侧固体助推器侧部冒出一丝丝白烟,这个现象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52秒时,地面指挥中心通知指令长斯克比将发动机恢复全速。59秒时,高度10000米,主发动机已全速工作,助推器已燃烧了近450吨固体燃料。此时,地面控制中心和航天飞机上的计算机上显示的各种数据都未见任何异常。65秒时,斯克比向地面报告“主发动机已加大”,“明白,全速前进”是地面测控中心收听到的最后一句报告词。第72秒时,高度16600,航天飞机突然闪出一团亮光,外挂燃料箱凌空爆炸,航天飞机被炸得粉碎,与地面的通讯猝然中断,监控中心屏幕上的数据陡然全部消失。挑战者号变成了一团大火,两枚失去控制的固体助推火箭脱离火球,成V字形喷着火焰向前飞去,眼看要掉入人口稠密的陆地,航天中心负责安全的军官比林格手疾眼快,在第100秒时,通过遥控装置将它们引爆了。
挑战者号失事了!爆炸后的碎片在发射东南方30公里处散落了1小时之久,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顷刻化为乌有,七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为此震惊,各国领导人纷纷致电表示哀悼。然而,人们在悲痛之余,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并没有停止。在“阿波罗”4号飞船失事中遇难的格里索姆,生前曾说过一段感人的话“要是我们死亡,大家要把它当作一件寻常的普通事情,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的事业。万一发生意外,不要耽搁计划的进展。征服太空是值得冒险的。”
事故原因最终查明:起因是助推器两个部件之间的接头因为低温,变脆,破损,喷出的燃气烧穿了助推器的外壳,继而引燃外挂燃料箱。燃料箱裂开后,液氢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爆炸。
事故遇难者让我们永远铭记挑战者号上七名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勇士的英名,他们是: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四十六岁;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四十岁,宇航员:朱迪恩·雷斯尼克(女),三十六岁;罗纳德·麦克奈尔,三十五岁;埃利森·鬼冢,三十九岁;格里高利·杰维斯,四十一岁;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女),三十七岁。
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Francis Scobee)曾是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后来成为一名高级飞行器的试验飞行员,一生与危险打交道。他幽默、开朗,成为全机组的核心与灵魂。
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担任过战斗机飞行员,多次获得奖章,其中包括海军特级飞行十字勋章和国家敢于战斗银星十字勋章。
宇航员朱蒂丝·雷斯尼克(Judith Resnik),在余暇时喜欢弹钢琴,喜欢在音乐中寻找美的享受。朱迪丝喜欢微笑,微笑中充满对事业和生活的信心。
宇航员罗纳德·麦克奈尔(Ronald McNair),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南部,在棉田的劳动中锤炼了他坚毅的性格。他梦想着到外层空间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试验:吹奏萨克斯管。
格里高利·杰维斯(Gregory Jarvis)满怀希望参加这次宇航旅行,他随身带着一面小旗子,这是他的母校巴法洛纽约州大学送给他的纪念品,他愿带着这面旗帜去开拓空间的探险。
埃利森·鬼冢(鬼冢承二;Ellison Onizuka)生于夏威夷,其祖籍是日本人。他在孩提时代总爱光着脚板在咖啡地和麦卡达美亚墓地跑来跑去。他早就梦想着有一天去月球旅行。成为飞行员后,他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展鸿图。
克里斯塔·麦考利芙(Christa McAuliffe)出生于美国波士顿,在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中学任教。她是一位有名的社会学女教师,已婚,并育有一儿一女。按计划她将在太空通过电视向美国和加拿大二百五十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录像后也要向学生播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
航天员遇难后,当时就任的里根总统发表了多次讲话以纪念这些出色的“挑战者”。
事故原因最终查明:起因是助推器两个部件之间的接头因为低温,变脆,破损,喷出的燃气烧穿了助推器的外壳,继而引燃外挂燃料箱。燃料箱裂开后,液氢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爆炸。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
1986年1月28日是寒冷的一天,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卡那维拉尔角,比天气更让人心寒的是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的悲剧。
这天早晨,成千上万名参观者聚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战者号腾飞的壮观景象。上午11时38分,耸立在发射架上的挑战者号点火升空,直飞天穹,看台上一片欢腾。但航天飞机飞到73秒时,空中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只见挑战者号顷刻之间爆裂成一团桔红 色火球,碎片拖着火焰和白烟四散飘飞,坠落到大西洋。挑战者号发生爆炸,全世界为之震惊。
7名宇航员在这次事故中罹难,包括两名女宇航员。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第一次以平民身份参加太空飞行的女教师麦考利夫。原计划她将在太空给她的学生进行现场授课,不幸的是麦考利夫壮志未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根据调查这一事故的总统委员会的报告,爆炸是一个O型封环失效所致。这个封环位于右侧固体火箭推进器的两个低层部件之间。失效的封环使炽热的气体点燃了外部燃料罐中的燃料。O型封环会在低温下失效,尽管在发射前夕有些工程师警告不要在冷天发射,但是由于发射已被推迟了5次,所以警告未能引起重视。
挑战者号飞机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它以航行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英国研究船挑战者号而命名。也许有人还记得阿波罗17号登月舱也叫挑战者号。就像它的前辈一样,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也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2年7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成为美国可再度使用的带冀航天器,共成功完成了九次航天飞行任务。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乘载七名宇航员,进行航天飞机的第10次飞行。在挑战者号十次的飞行任务中,共绕轨道飞行987次,太空停留时间累积69天。
挑战者号的失事曾使美国的航天事业受到沉重打击,航天飞机在以后的3年中停止了飞行。但是,在总结了挑战者号的教训之后,人类对太空的探测仍在继续。从航天飞机恢复飞行至今,已执行了76次飞行任务,包括组建国际空间站。挑战者号的宇航员是人类航天事业的先驱。
参加这次航天飞机的宇航员一共有七人。他们是: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四十六岁;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四十岁;宇航员朱迪恩·雷斯尼克,三十六岁;罗纳德·麦克奈尔,三十五岁;埃利森,鬼冢,三十九岁;格里高利·杰维斯,四十一岁;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三十七岁。
挑战者号失事原因
一."挑战者"号失事的技术原因(直接原因)
1."挑战者"号失事的直接原因是右部火箭发动机上的两个零件联接处出现了问题,具体的讲就是旨在防止喷气燃料事时的热气从联接处泄露的密封圈遭到了破坏,这是导致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技术原因。
2.在航天飞机设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推进器运作的温度范围,即40°F——90°F,而在实际运行时,整个航天飞机系统周围温度却是处于31°F—99°F的范围。
3.所有的橡胶密封圈从来没有在50°F以下测验过,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材料是用来承受燃烧热气的,而不是用来承受冬天里发射时的寒气的,而当时"挑战者"反射的时间却正好是在寒冷的冬天。
二.对"挑战者"号失事的真正原因的分析
1.决策存在的问题
正如前面所说,挑战者号失事的根本原因在于决策问题,而非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那么,究竟在"挑战者"号事件中存在哪些决策上的问题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失误:
对于在按照规定准时飞行、节约成本与安全飞行的决策上存在严重的失误。宇航局选择了前者,这个决策是一个重大的失误。宇航局根本没有考虑到在这个问题上哪一个更加重要。宇航局宁可选择有缺陷的工具飞行,也不愿接受27个月的修改计划。在摩劳伊的回忆中写到:我认为我们每次都在冒险,我们在1月28日还经历了一次从发现密封圈腐蚀时候一直都经历的冒险。这完全是如赌徒一般的行为。
对于候补制造商的选择上也存在决策失误的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所谓的竞标,其实更倾向于萨科尔公司,对于其他的竞争厂家来说,并没有公平性可言,这样竞标出来的公司在产品的质量问题其实是非常令人堪忧的,并且对于其宇航局的监督等也严重不足。他们存在主仆之分,这样的后果显然是造成了一种相当不健康的环境。
2.航天飞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沟通问题。沟通在整个航天局以及在航天局与外部的沟通上都存在严重的不足。如在跟萨科尔公司的沟通上,存在着等级优越的观念。这是根本不适合于组织发展的。
其次是决策的环境问题。我们不难看到,整个决策环境其实都有压力,压力既有外部的,又有外部的,宇航局想在里根总统发表国情咨文前把航天飞机送上天。这显然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尽管这种压力并不能够得到当局的承认,但是确实存在。
还有组织内部本身的从众情绪较重。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得名誉校长汉斯说:"我相信在每一次独立的发射中有一些分部门的工程师不会起来说‘别发射',因为人人都会因此遭到议论。"由此可见,在宇航局的员工们的从众压力多么的严重。
最后,骄傲情绪充斥着整个宇航局,因为他们的成功先例使他们处在了一个危险的边缘,没有回旋的余地,骄傲情绪继续滋长。对于危机的来临又缺乏镇定的应对及方法。
[编辑本段]失事过程
1986年1月28日,卡纳维拉尔角上空万里无云。在离发射现场6.4公里的看台上,聚集了1000多名观众,其中有19名中学生代表,他们既是来观看航天飞机发射的,又是来欢送他们心爱的老师麦考利夫。1984年,航天局宣布将邀请一位教师参加航天飞行,计划在太空为全国中小学生讲授两节有关太空和飞行的科普课,学生还可以通过专线向麦考利芙提问。麦考利芙就是从11000多名教师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当孩子们看到航天飞机载着他们的老师升空的壮观场面时,激动得又是吹喇叭,又是敲鼓。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顺利上升:7秒钟时,飞机翻转;16秒钟时,机身背向地面,机腹朝天完成转变角度;24秒时,主发动机推力降至预定功率的94%;42秒时,主发动机按计划再减低到预定功率的65%,以避免航天飞机穿过高空湍流区时由于外壳过热而使飞机解体。这时,一切正常,航速已达每秒677米,高度8000米。50秒钟时,地面曾有人发现航天飞机右侧固体助推器侧部冒出一丝丝白烟,这个现象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52秒时,地面指挥中心通知指令长斯克比将发动机恢复全速。59秒时,高度10000米,主发动机已全速工作,助推器已燃烧了近450吨固体燃料。此时,地面控制中心和航天飞机上的计算机上显示的各种数据都未见任何异常。65秒时,斯克比向地面报告“主发动机已加大”,“明白,全速前进”是地面测控中心收听到的最后一句报告词。第72秒时,高度16600,航天飞机突然闪出一团亮光,外挂燃料箱凌空爆炸,航天飞机被炸得粉碎,与地面的通讯猝然中断,监控中心屏幕上的数据陡然全部消失。挑战者号变成了一团大火,两枚失去控制的固体助推火箭脱离火球,成V字形喷着火焰向前飞去,眼看要掉入人口稠密的陆地,航天中心负责安全的军官比林格手疾眼快,在第100秒时,通过遥控装置将它们引爆了。
挑战者号失事了!爆炸后的碎片在发射东南方30公里处散落了1小时之久,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顷刻化为乌有,七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为此震惊,各国领导人纷纷致电表示哀悼。然而,人们在悲痛之余,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并没有停止。在“阿波罗”4号飞船失事中遇难的格里索姆,生前曾说过一段感人的话“要是我们死亡,大家要把它当作一件寻常的普通事情,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的事业。万一发生意外,不要耽搁计划的进展。征服太空是值得冒险的。”
事故原因最终查明:
发射时气温过低,发射台上已经结冰,造成固定右副燃料舱的O形环硬化,失效。在点火时,火焰从上往下烧,O型环要及时膨胀,但O型环已经失效,火焰往外冒,断断续续冒出了黑烟。但是由于燃料中添加了铝,燃烧形成的铝渣堵住了裂缝,从而使宇航员没能逃过这一劫。
在爆炸前十几秒,宇航飞机遭到一股强气流,威力相当与卡特里娜飓风。凝结尾出现了不同寻常的“Z”字尾。接下来的震动让铝渣脱落,火焰喷射在主燃料舱上。
在爆炸前一秒,火焰烧灼让主燃料舱的O型环脱落,造成了主燃料舱底部脱落。宇航飞机的机鼻也撞上了主燃料舱的顶部。在发射后73秒,“挑战者”号在40000公升燃料的爆炸下,炸成了几千个碎片。
其实本来这场事故本来可以避免。在发射前13小时,一位重要工程师向公司上级召开了电话会议,指出了上次“挑战者”号的发射由于O型环失效差点毁灭,但上级由于急着完成快捷而便宜的太空旅行,保持了自己的观点。在发射前30分钟,一架波音757客机报告了强气流的存在,但发射中心也没有注意。
你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