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军事角度评价滑铁卢战役

2025-02-25 12:51: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作者:听雨阁主

一、战略层面分析:战略决战是最好的选择吗?
武侯问曰:“若敌众我寡,为之奈何?”

  起对曰:“避之于易,邀之于阨。故曰:以一击十,莫善于阨;以十击百,莫善于险;以千击万,莫善于阻。今有少(年)[卒]卒起,击金鼓于阨路,虽有大众,莫不惊动。故曰: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隘。”
  武侯问曰:“有师甚重,既武且勇,背大险阻,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强驽,退如山移,进如风雨,粮食又多,难与长守,[则如之何]?”
  [起]对曰:“大哉问乎!此非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能备千乘万骑,兼之徒步,分为五军,各军一衢。夫五军五衢,敌人必惑,莫之所加。敌人若坚守以固其兵,急行间谍以观其虑。彼听吾说,解之而去;不听吾说,斩使焚书。分为五战,战胜勿追,不胜疾归。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结其前,一绝其后,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五军交至,必有其(力)[利]。此击强之道也。”
——《吴子·应变》
敌众我寡,且敌军兵精粮足,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这是魏武侯为吴起假设的困局,也是拿破仑在1815年遇到的情况。佛兰德斯地区有威灵顿公爵指挥的英荷联军和布吕歇尔元帅指挥的普鲁士军,阿尔萨斯方向有施瓦岑贝格亲王指挥的奥地利军和巴克莱指挥的俄罗斯军,阿尔卑斯山方向有奥地利军队,比利牛斯山方向有西班牙军队,四面皆敌,各路人马兵精粮足严阵以待。拿破仑选择了三面守势,而在佛兰德斯方向采取攻势,想通过战略决战迅速打败反法联盟的骨干不列颠和普鲁士,保护无险可守的首都巴黎,争取一个良好的谈判条件。而首选英普军队的方向而避开俄奥军队方向,恐怕拿破仑还寄希望于他与亚历山大一世的友谊和与哈布斯堡王朝的姻亲关系。这个战略决策无可厚非,在当时看也是最优的方案之一,但是,在中国兵家眼里,战略决战似乎不是最佳方案,尤其是面对70万左右的反法联军而自己只有20多万兵力的情况下。中国兵法大家吴起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就三个办法:一是设埋伏,二是离间计,三是打游击。拿破仑用了第二个,想离间同盟各国之间的关系,但是各国对拿破仑的恐惧远远超过对愚蠢盟友的恐惧,离间因而失败(这是拿破仑的不幸,也是对拿破仑的最高赞许)。设埋伏属于战术层面的事,可行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鉴于法国的地形,设埋伏似乎不太现实)。而打游击在当时看来是比较可行的,民众已经被路易十八恶心得不行,拿破仑二十天兵不血刃重夺法国就是明证,民心可用,打得了一场全民参战的游击战争。想必在吴子看来,滑铁卢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役,应该把反法联军的熊熊烈火扔进法兰西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但是,历史没有假设,站在上帝视角,一切都是那么容易,而历史人物站在他的时代,他的抉择就是不可更改的历史。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最终还是站在了滑铁卢······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