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旗下的《新华每日电讯》一篇文章被热传:“中年危机,确实存在”。原因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带来双重焦虑。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为15~24 周岁,因此1992年出生的人如今开始步入中年。
人在20~25岁时,生理功能达到一生中的全盛时期。经过短暂的稳定,大约从30岁始,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开始缓缓衰减,每年约递减1%。因之,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也逐渐高于青年,以高血压为例,患病机会是青年人的8倍。
中年人
心血管系统,从30岁起,每10年心输血量下降6~8%,同期血压却上升5~6%。血管壁弹性因动脉逐渐硬化而降低,血管运动功能和血压调节能力减弱。血液胆固醇浓度也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心脏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可因而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严重时,动脉管腔变窄,引起心脏或脑的供血不足甚至缺血,造成诸如慢性心肌缺氧、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软化等心脑血管病。这些疾病对中年人的健康与生命是最大威胁。
呼吸功能也逐年下降,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直径随年龄增长而扩大,肺组织弹性逐渐减小,肺的扩张与收缩能力随之下降,肺活量因而变小。由于肺泡间质纤维增生,毛细血管壁增厚,肺的气体交换功能也逐年降低。在肺呼吸功能下降的同时,其抗病能力也下降,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消化功能下降,最明显的是胃液分泌量逐渐减少。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原含量降低,其他消化腺的功能也减退。这是因为人体生长发育停止,不再需要满足新陈代谢正平衡的营养要求;同时,机体功能减退,新陈代谢变慢,基础代谢率逐年缓慢下降,需要的营养也相应减少。
各种内分泌腺的功能也在减退。胰岛素分泌量减少,使一些个体发生糖尿病倾向或罹患糖尿病。性腺功能降低,使性欲减退。到中年后期,还会因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出现更年期综合征。
其他器官系统功能也在减退。如肌肉开始萎缩、弹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骨骼出现脱钙过程,致使骨质密度降低;胃功能减低,使清除体内废物的能力下降等等。
应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免疫功能的降低。中年后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开始出现功能减退现象。抗体生成减少是一个突出表现,各种抗体的滴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机体出现变异蛋白质,免疫识别系统会将此作为异体蛋白而产生自家抗体,与此相关的是血液中还会出现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胞免疫功能也减弱,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灭能力都有所减退;免疫监视系统对发生癌性突变的细胞的监视功能减弱。这种变化在五十岁左右和五十岁以后十分明显。这就是五十岁前后的中年人常常心力交瘁,易患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癌症的发病率在五十岁前后是高峰期。
这种功能减退的生理变化如与不良的心理相结合,就可能导致中年人疾病的发生。
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为15~24 周岁,因此 1992 年出生的人如今开始步入中年。
原因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带来双重焦虑。25岁真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我们还在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工作,大学时保留的纯真理想还未真正经历社会现实的考验,总觉得自己总会做出一番令自己都敬佩的事情;总觉得一个月的工资刚够自己花就行;总觉得父母身体都还好不用担心;总觉得买房、结婚、攒钱的事情还非常的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