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怎么办?
中医通常将咳嗽分为风热、风寒、痰湿、痰热、阴虚燥热五个证型,治疗时根据各证型表现不同。
一、风寒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痰稀,气急咽痒,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稍有发热、无汗、肢体酸痛等。一般选购:
1、通宣理肺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20毫升。忌吃生冷油腻食物。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解肌宁嗽丸:口服,每日两次,1岁每次服半丸;两岁以上每次服1丸。适用小风寒咳嗽。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二、风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嘎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一般选用:
1、川贝止咳露: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5毫升。服药时,忌食生冷油腻食物。糖尿病患者禁用。
2、川贝清肺糖浆: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5-30毫升。不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大便溏泄患者及婴儿最好不用。寒咳、胃寒呕吐、糖尿病患者禁服。
三、痰湿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喉间常呼噜呼噜作响,胸闷吐清水,不想吃东西等。一般选用:
1、橘红片: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6片。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寒咳、虚咳不宜服。
2、苏子降气丸:口服,成人每日1-2次,每次6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肥腻食物;避免风寒;热咳、虚咳、干咳无痰患者禁用。
四、痰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声连连,痰少质粘,难以咯出,发热咽干口渴,胸闷胁痛气喘等。一般选用:
1、二母宁嗽丸: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1丸。风寒咳嗽、痰量多而持续咯痰的患着不宜服;忌辛辣食物。
2、止嗽定喘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10毫升。患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患者慎用本品。
五、阴虚燥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不易咯出,咽干或疼痛等。一般选用:
1、养阴清肺膏:口服,成人每日2-3次,每次10-20毫升。忌辛辣油腻食物;咳嗽痰多患者不宜服用;孕妇、糖尿病患者禁服。
2、百合固金丸: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1丸。服药期间,不宜抽烟喝酒,不宜吃油腻、腥冷、辛辣食物。脾虚大便溏泻者忌服。
3、秋梨润肺膏:口服,每日两次,成人每次10-20克。忌辛辣食物;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可以服用沙百鸭汤 用北沙参50克,百合30克,鸭肉200克,葱、姜、精盐各适量。将沙参、百合切片;鸭肉切小块,放人葱、姜等,加精盐,加水适量共煮汤,至鸭肉熟即可。食鸭肉,饮汤。
治疗咳嗽首选得甫沁言清茶,但我们还是得清楚不同咳嗽的不同症状:
(1)脾虚痰湿咳嗽:咳嗽多痰,白而黏稠,胸脘作痛,食纳不佳,四肢乏力,舌苔白腻,脉濡滑。
(2)痰热咳嗽:咳嗽痰黄,稠而难排出,甚至痰中带血胸闷,口干口苦咽痛,舌苔黄腻或黄白相间,脉滑数。
(3)肝火犯肺:咳嗽气逆,咳则连声,甚至咳吐鲜血,或痰带血丝,胸胁串痛,性急易怒,烦热口苦咽干,舌苔黄少津,脉弦数。
(4)阴虚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不爽,口干舌燥,或见咳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5)气虚咳嗽:咳嗽声低无力,气短(上气不接下气),痰多清希,神疲畏风、自汗、易于感冒,苔薄白、舌质淡、脉弱。
(6)阳虚咳嗽:咳嗽反复发作,痰涎清稀,头眩、心悸、畏寒,肢体沉重,兼小便不利,舌苔白润,脉沉滑。
(7)瘀血咳嗽:瘀血咳嗽时气逆,咳则连声时面呈紫色或红黑色,咳吐血块或瘀血,胸胁串痛,尤以左胸胁、期门穴痛,舌苔净或黄,脉洪大弦数或虚细濡溺。
还可以同时试一试下面的老偏方办法:
1、荆芥5克、紫菀10克、百部10克、陈皮5克、桔梗5克、白前10克、炙甘草5克、黄芩10克、蝉衣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咳嗽、痰多、吐痰不利:杏仁(炒、去皮)12克、桑白皮(蜜炙)12克、陈皮12克、半夏9克、细辛9克、百部9克、川贝母10克、紫苏10克、前胡10克、生石膏10克、粉甘草10克、麻黄6克、葶苈子6克、干姜6克、茯苓15克。 将上药共为细末过细箩,存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3克,白糖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