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股票分裂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个是历史造成的,通过股改这样的问题正在逐渐解决中。所谓流通、非流通的问题,就是当年股票发行时,硬性规定原有的股票不能流通,这样只有通过市场公开发行的那部分可以流通,这就是非流通股的来历,后来股权分置改革,让非流通的股份通过支付对价,变成可流通股份,并通过承诺分批分阶段逐渐变成可流通的,这样几年后我们的市场就是全流通了,没有非流通股。但即便是流通股并非都会拿到市场进行交易的,其中部分股权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会被锁定,比如刚上市公司的原始股、网下或者定向增发的新股、高管人员的持股等等。
搞清楚这个,就知道没有规定非流通股必须是谁持有的问题,也没有流通和非流通各占多少的问题,非流通股仅仅是现阶段正在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所有的股份都享受一样的分红权,不管股权是不是流通的。股民手里的流通股当然也享受分红。
流通股就是市场上每天交易的股份,全部被外资控制?不可能出这样的事吧,你的意思是国内的居民都一起卖,然后外资进来买?这个恐怕不是谁能够控制的事。真要是一家机构全部收购,那也可以恐怕要支付比市场价高得多的价格进行要约收购。一旦收购成功,那这个就不是公众公司了,就退市了。
流通股是指可以在证券市场买卖交易的部分,也就是可以自由流通。那么既然有非流通股自然就是只不可流通的那部分股票, 这类股票除了流通权,与流通股不一样外,其它权利和义务都是完全一样的。非流通股通常包括国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等。需要说明的是非流通股并不似永远不能流通,公开发行的非流通股会在一定期限后解禁,而且非流通股也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流通,但这样做了,一定要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才能算生效。
至于二者所占的比例根据各企业的不同设置也不同,一般来说,还处于垄断性行业的企业非流通股比较高些,比如钢铁和电力部门,抚钢国有法人股比重高达76.29%,长江电力股改方案中10送3.5股,那推测国有股的比例也占60%左右,股权分置改革中为了支付对价,应该是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比例去支付,在我国企业中,股权大于第二大股东股权5倍有465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62%,在已公布的十家国有股减持预选企业名单中,国有股所占比例最高的是 中国嘉陵,占74.76%,最低的是黔轮胎,占57.73%,十家公司国有股平均所占比例达到66.51%。
而你所设想的流通股全部被外资控股也是几乎不可能的情况,比如你买了中国银行的股票做长线,只要你不卖,他就没得买。
至于你想问的我猜是关于恶意收购,或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冲击,既然不确定也就不多说了,如果是恶意收购的例子,可以找找微软收购雅虎的事件。
流通股就是可以买卖的股票。非流通股就是不可以买卖的股票。比如一家公司总发行股票数量100亿,流通股60亿,非流通股40亿,那么流通股60亿是可以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非流通股是不能在股票市场买卖的。非流通股想要变成流通股,就得等到解禁日期,才能在市场上买卖。市场上的股价也是由流通股的炒作来决定的。如流通股全被一家公司控制,那这个价格的决定权也在该公司手中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在分红上都享受同样的待遇。
比如,一只股总股本10股,流通股(上市流通)3股,非流通(大小非)7股,今天解禁2股,就变成流通股5股,非流通股5股,不管是不是流通分红待遇一样,如外资控制所有股票,可以颠覆这个企业,不过好像现在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因为有大非,这就是大非即使解禁也不一定抛售股票理由。
1、国家、地方政府、企业高管等;
2、各股不一样;
3、会的,视公司情况,有的公司不分,有的分,中国没有强制分不分;
4、谁持流通股没有管得着,单人超过一定比例时会有限制,流通盘筹码高度集中的结果往往时该股被爆炒,这就是所谓的庄;
5、就是那回事吧,这问题不难理解,具体个股可以看基本资料、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