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飞得高就把地平线忘掉是什么意思

如题
2024-11-06 15:43:3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说的是人生道理,意思是:世界是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可比性,举个例子:"你只有一块钱,但是在十天内你可以用1块钱做成本赚回100块,而别人却用500元做成本赚到1000元,你觉得你赚的钱多呢还是别人赚的多?"两种说法:
一 你赚的多,因为你赚到成本的一百倍,他却只赚回两倍
二 他赚的多,他赚到1000元,你才100元,他比你多赚了900元

所以你站在第一个观点上你就会比别人飞的高,你站第二个观点上就比别人飞的低了

回答2:

只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

回答3:

我觉得就是把自己的过去忘了,
一切从零开始

回答4:

小鹰问老鹰:“怎么才能飞得高呢?”老鹰望了望天空回答道:“孩子,你只管往高处飞,别去看地平线在哪里。”
对于求学阶段的我们来说,过去所达到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就如同我们的“地平线”,想要有更大的发展,想要真正达到成功,就不能把眼光和目标放在自己现有的水平上,那样只会牵绊住你往更高的境界迈进的双脚。只有目光远大,不满足于过去的水平,积极面对更大挑战的人才能在人生平步青云。
升职或者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实并不难。人们觉得困难,往往不是因为自己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而是在心理上默认了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限制,认为以自己的经验来看,没有这么大的能力,结果,就导致职业生涯停滞不前。 一位企业家的朋友南下求职,这位企业家认为以他这个朋友的能力和才华,负责一个部门的运作不成问题,于是,就给南方一家电信公司的余总工程师写了一封推荐信,推荐自己的这个朋友过去面试。 没想到这个朋友对自己的信心不足,职业目标并不高,认为自己以前从未在那么大的电信公司做过主管,恐怕面试不能通过,或者做不好工作,影响企业家的面子,于是,选择去其他单位找一些低级别的工作。 然而,她先后给几家用人单位寄去简历而始终毫无音讯,最后,迫不得已,她还是打电话给电信公司的那个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的秘书接过电话问道:“请问您找哪一位”?她回答说:“请找余总”。秘书说:“对不起,余总正在开会,可以请您留下口信吗?”她又不好意思留口信。 这位企业家知道了,给她讲了一个“跳蚤的故事”: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跳蚤放进玻璃杯,发现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到它身体的400倍,如果再增加一些高度,跳蚤就跳不出来了。但是当你把一盏酒精灯拿到杯底,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地一下,跳了出去。正像兵法上所说的“置于死地而后生”。 朋友很快领悟,第二天一上班,她就给余总打电话,又是秘书接的电话,但她直呼余总的名字,秘书不敢怠慢,很快接通了电话……后面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了,这位朋友已成为了该公司的设计室主管。
看到了吧,如果你都不去想你自己会达到这个高度,你将永远也做不到那个高度。
你的目标越高,你的眼界就越宽阔,你的世界就越大,你的思想也就越积极。更高的目标,才能催人奋进。不管过去如何,把眼光放高一点,胆子放大一点,未来的高度不可限量。
林肯有句名言:“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
登山家巴拉德总是对他的孩子们说:“假如你攀登一个300米高的山峰,你掉下来了,你很可能会摔断自己的脖子。因此你可能会选择攀登矮一点的山峰,但是如果你摔下来,一样也会摔断脖子。因此把目标定得高一些也没什么不好,攀登一座更高的山峰并不会增加更多的危险。但是攀登高峰的好处是,当你到达山顶,那些小的山峰就可以一览无余,你也可以眺望其他的山峰。”人生的目标不妨定得高远些,如果经过全力打拼,没有实现,那么至少也要比目标定得太低的人实现得多。 没有远大的目标,没有一定要做到的决心,最终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注定是微乎其微的。
几年前,一支国际性的探险队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记者们前去采访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队队员。一位记者问这群队员中的一个:“你是不是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呢?”那人回答说:“我会为它付出一切。”另一位记者也以同样的问题问第二位队员,这位队员说:“我会尽最大的努力。”第三位队员也被这样问了,他回答说:“我很高兴,而且会好好努力。”最后,记者问一位年轻的美国人:“你是不是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呢?”这位美国人朝他看了一下,然后说:“我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最后只有一个人登上了北麓。他就是那位说出“我要”的人。因为只有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我要登上梅特隆山”。
这也就是我们所指的远大目标的力量。
没有人能阻止你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不管你的目标有多大,不管未来有多远,不要顾虑自己的过去,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jus t do it!(去做吧!)。
要想飞得高,就得把地平线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