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写作边塞诗词有着怎样共同的心理特点

各位神人,救救我这个苦命的孩子吧
2025-04-08 22:57:2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思念故乡,这是常有的,如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报效祖国,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如
江城子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不能驰骋疆场的不得志抑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这首诗也有豪情和渴望之感。

对朝廷软弱无能不重边防的批评,如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诗是感情复杂的,基本上包含了以上各种感情,理解他很重要。
浊酒一杯家万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思想
燕然未勒归无计。——报国,抑郁,对朝廷的不满都有。

对将士的赞颂,如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战争的壮阔,边塞的风光。

谴责朝廷大动干戈: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对战士战死沙场的深痛缅怀,如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总结:
边塞风光的描写大都集中在唐朝,尤其是盛唐时的边塞诗派的诗歌作品中。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回答2:

我觉得一方面有着报效祖国(君王)的豪情壮志,或未能驰骋战场的闷闷寡欲,更有对家乡亲人无尽的思念。还会有对战士战死沙场的深痛缅怀,或对男儿应该血洒战场的一腔热血。。。差不多就这些吧。

回答3:

困于牢笼,却身系于远大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