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苍山。《太平御览》卷四十引《郡国志》云:“台州(临海)覆釜山(即龙符山),……有巨迹,云是夸父逐日之所践”。又有“禹得覆釜书,除天下之灾”和“夏帝(禹子启)登此山,得龙符之瑞”的传说。括苍山,又名真隐山、天鼻山或苍山。括苍之“括”原作“栝”,以“山多栝木,郁郁葱葱”之故。《寰宇记》云:“高一万八千丈,周围三百里”。《混元实录》载仙人李八百“登括苍、至天台、入委羽,遍历十大洞天二百余年”。李八百,名脱,蜀人,初居筠阳的五龙岗修长生之道,历夏、商、周三世,年八百岁。又动则行八百里,时人号称李八百。周穆王时归四川之金堂山合九华丹,丹成后遍游三山五岳。曾长期栖止于台州境内诸山。后于四川三学山上升,号紫阳真君,封妙应真人。又《神仙传》载汉代仙人“王
括苍山
方平居昆仑,往来罗浮、括苍山”。明万历《仙居县志》亦谓王方平:“三国时游括苍,过经(王之弟子蔡经)家谓曰:‘汝有仙骨而未知道’,以金丹饵之。及卒,举棺甚轻,启视无有。越四年,复返。姿益少,谓家人曰:‘七月七日王真人当来’。及期果至,驾五色云龙,旌节导从甚都。召经父兄见之,又邀麻姑至,曰:‘不接奉五百年矣’。乃迭进肴膳,皆金盘玉�,王以酒一斗勺水五升饮。经家人后尽室上升”。此外,黄岩的仙石山也有王方平的传说。按《临海记》云:“山上有石驿,三面壁立,俗传仙人王方平居焉,号王公客堂”。王方平,名远,东海人。羽化后常任天曹事,主地上五岳生死之事。其弟子有蔡经,仙居人,亦得长生成仙,蔡经仙居故宅处即称蔡仙乡。
这是一位朋友去旅游的描述: 括苍山是一座叫人着魔的山,这是我第三次上括苍山。
我的一位驴友朱老师,已经有了30多次上括苍的经历,当我以非常仰慕的心情将他的这段经历告诉我那些还没有去过括苍山的朋友,他们的表情似乎非常的吃惊:一座山值得去爬30多次吗?
在很多人眼里,一个地方的风景似乎去过一次,就没有再去的必要了,“无非都是这样的山山水水”。而括苍山不一样,这是一个很难用“山水”两个字来形容的风景。每一次上括苍,都有每一次莫名的兴奋与喜悦。然而,假如让我来说括苍山的“千好万好”的话,我就搁住了,三次的浅交,括苍山依然是个迷,既熟悉又陌生。
第一次上括苍是在2005年。说来惭愧,三年大学,我就蜗居在括苍山脚的小城临海,每一次登上台州府城的时候,我都会煞有其事的向那些游客们介绍起这座山,千年曙光、括苍云海、风力发电机,充满着无限的自豪(实际上我自己却一次也没有上去过)。家门口的风景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没有去的理由似乎很多,于是括苍山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从大一到大三,相思之苦越来越浓烈,直到毕业后的2005年。那天,我回到学校看望我的一位同学,聊起在学校的生活,自然而然就把话题转到了括苍山。那时候,一股强烈的欲望支配着我,“今天我一定要爬山括苍山”。出门的时候,我给同学甩下了一句话,“我去爬括苍山了,明天回来。”就这样,在一片惊奇的目光中,我独自踏上了去括苍山的路。
我是从九台沟上去的,这里是上括苍山的唯一捷径。九台沟是一条几近垂直的山谷,从海拔几百米的高度,陡然上升到一千多米的高度,山道修成前,似乎只有山里的药农们才能徒手攀缘而上,“虽鸟道亦不得过”。特别是中间一段,山道或横于悬崖之上,或在峡谷间的岩壁上回环曲折。据说,因为山势实在险要,修建好的山道几次被山水所冲跨。大二的时候,我们曾试图从这里上括苍山,但是因为道路还未完工,只能中途放弃。两个小时的路,一直在颤抖,一直在喘气(如果是心脏病患者或是恐高症者是不适宜攀登的,我就曾经碰见一个女孩子双手扶着栏杆不敢往下走)。然而,沿途秀美的峡谷风光确让一切的疲惫烟消云散,每攀登一小段,总是有不同的惊喜在等待着你,作为你辛勤攀爬的馈赠。一千多米的垂直落差,造就了这里奇绝的峡谷景观,沟深坡陡,悬崖壁立,怪石嶙峋,石梁飞瀑,山林茂密,尤其是山岩风化而成九个不同姿态的台,更是叫人拍手叫好。我不知道将九台沟归之为括苍山最秀美的山谷是否妥当?以至于当我花了两个小时登上跑马坪的时候,心理已经非常的坦然了(已经过了兴奋点)。其实,这次我到的跑马坪离括苍山主峰还有10多里的路。天气渐晚,我只能放弃登顶的计划,搭了辆顺风车就下山了。
第二次上括苍山是在2006年年底,这次是冲着主峰米筛浪来的。我们一行三人背着登山包从山脚的张家渡东方村出发,6个小时的攀登,第一次让我感觉到了所谓的高度。江南多丘陵,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江南的孩子们来说,爬山是童年记忆中最不可或缺的,但是像括苍山这样高度的山,我还是第一次。从山脚到山顶,景色在变,气候在变、心情也在变,先是满山的浓浓秋色(因为是暖冻,山下依然是一派秋天的气息),到山顶的时候,则成了一个荒凉的世界,光秃秃的山顶上,到处都是发黄的枯草,还有裸露的岩石。气温从10多度一下子接近了0度,山顶的悬崖上挂着晶莹剔透的冰柱,我在瑟瑟的北风中已经冻得说不出话来了。幸好到山顶的时候,我们受到了小无MM和亚亚MM的热情款待,一碗热腾腾的红塘老酒、满桌的括苍高山野味,躯走了全身的寒冷和饥饿,兴奋之余,还跟一帮素不相识的朋友们玩起了杀人游戏。那天晚上,我第一次在括苍山顶,枕着呼啸的山风还有隔壁帐篷的呼噜声,睡得很香很香,以至于连看日出的时间也睡过了(其实,那天根本没有日出)。作为补偿,我见到了云海。我仍记得我第一次看到云海是在公盂,但是因为海拔的原因,云层稀薄,没有丝毫的气势。而括苍山的云海则不然,白茫茫的云雾铺天盖地而来,远处云天一色,近处山在云海间忽隐忽现,我们恍然陷入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凌虚境界。
第三次上括苍山我选择了从仙居下阁出发,这是上括苍山最好的一条山道。还有另外一层原因,从这里上去可以看见麻姑岩和括苍洞(去了之后发现只能是车览,实际上两个地方跟上括苍山的山道并不是一起的)。4月的天气已经开始渐热,那天的气温竟然达到了30度,我们走走停停,从上午10点钟,一直磨蹭到下午5点钟才达到山顶(按照平常速度的话4个小时足矣)。不过慢也有慢的妙处,一路满眼的新绿,烂漫的山花、古朴的山村、叮咚的山泉,慢慢走来,细细品位。在葛玄村,我们偶遇了一帮仙居朋友,他们刚刚从另外一条山道回来。他们告诉我,在村子边上有一条非常漂亮的峡谷,相传道教始祖葛玄曾经在此炼丹修真。朋友打开DV把峡谷里的漂亮风景展示给我们看,数10条形态各异的瀑布,还有当年葛玄大师修炼的葛玄洞,让我们心跳不已。只可惜,我们行程安排紧张,神奇的峡谷只能留到下次了。
第一次看到了满天的繁星,第一次看到了括苍日出(稍稍遗憾的是因为云层阻隔,我们没有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上来),第三次的括苍行收获真的不小。我突然发现,站在这海拔1382米的山颠,一个人静静的坐着,浴着山、木、草、月、风、云,你会发现你的心情是如此的平静与舒畅,难怪历史上有这么多的所谓“道人”,不远千里万里,到这里来修炼。
括苍山,就像一个善于创造惊喜的魔法师,在四季的交替中,在时光的交错中,总是给那些攀登者带来不断的喜悦。让无数的攀登者痴迷。
我愿意成为你的痴迷者,不断攀越着新的境地。
括苍山的主峰叫米筛浪,海拔1382.4米,是浙东第一高峰,“夫浙东三大名山,括苍最大”。括苍山早在唐朝时编著的《唐六典》中就已被列为江南道教名山。
括苍洞位于仙居县城西南20千米处,中有石室,可容数百人。洞虽不大,却历史悠久,影响宏远。据《尘外记》、《神仙转》、《宝藏名山记》等书记载,自东汉至宋真宗时,先后有徐来勒、王方平、葛玄、蔡经、左慈、广成子等12位真人在此修真或得道“成仙”。唐天宝七年(748)因有祥云现于括苍洞,唐玄宗李隆基敕命建造洞宫,并亲笔题名曰“成德隐玄”。宋朝张君房辑录的《云笈七签》天宫地府图把括苍洞列为道家第十洞天。
在今年二三月份括苍洞还曾挖掘出金龙,长约10几厘米,出土的当时仙居还曾下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