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一篇

2024-11-06 05:06:3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个大学生眼中的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因此,科学发展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前提,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尤其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理所当然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并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引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为此,经过思考,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认识,现将思想汇报如下,希望党组织批评指正。这次汇报,我将主要一下从宏观和个人两个角度阐释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与思考,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建设贡献微薄力量。
(一)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当今世界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领域的竞争,谁能在经济领域取得领先,就能引领世界潮流,在国际社会中取得更多发言权,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更大影响力。因此,各国均致力于发展经济。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先后出现数次经济、环境、能源、社会危机,这些血的悲剧自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警示作用。那就是,单纯的经济发展即使有一时的成效,长远来看,却必将阻碍发展本身,危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符合最高的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观就成了我党的时代任务,也是检验我党新一代领导集体的试金石。
我觉得,科学发展观说到底还是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在历经百难后的最终结论。因此,党的初期阶段基本理论的核心就是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还是科学的,这是它与其他一切发展观的根本区别,也是科学发展观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何为科学?这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的科学性、合真理性将在下文哲学基础与文化渊源两部分中具体论述。
(二)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产物,但它又必将是超越时代的。这是由它深刻的哲学内涵所决定的。而任何一个理论一旦与哲学结合,就会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就会有改造世界的伟大魔力。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来看,一切事物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当中,而人的作用就是指引事物运动变化的方向。这种指引就是人对世界的改造,就是发展,就是人的劳动,就是人的本质。由此可见,发展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是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人、任何社会,无论其承认与否,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不停的发展。而发展观就是人对于发展的最总体的一般性认识,是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作用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另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最终推动力量,任何一个政体只有满足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才能永葆青春,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是代表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我党“一切从人民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的先进理念的必然要求。最后,马克思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而这种联系就是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基于这一深刻的哲学认识,就是在强调万物间的联系。忽略了这些联系,而单纯地强调发展,其最终损害的不仅是发展本身,也必然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也就在客观上保证了它永不停息的生命力和改造创造伟大的力量。
(三)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渊源
科学发展观不但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民族的,是中华民族基于自身文化传统而对世界文明的又一贡献。与西方的“人定胜天”、“强调对立”文化传统不同,中华文明向来崇尚“天人合一、与世无争”的精神境界;与西方的“关注现世”、“强调当下”的生存理念不同,我国历史历来重视“长治久安”,反对“竭泽而渔”。西方的文明传统曾给他们带来了改造世界的勇气与魄力,但也给他们带来了蛮不讲理的武力和过度放纵的欲望,带来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各种道德的沦丧。20世纪的人类历史雄辩地证明,西方的文明传统已经开始制约其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这个时候,能担当起拯救世界重任的毫无疑问的是强调“以和为贵、宁静淡泊”但又“刚健又为、自强不息”东方文明。而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种文化大潮流中应运而生的。发展就是对这中华民族勤劳自强的民族精神的继承,以人为本恰恰是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的新时代体现,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又何尝不是儒家的中庸求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呈示呢?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我们民族对于世界文明进程的又一伟大贡献。
(四)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关注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延续。一些发达国家,诸如荷兰、瑞典、日本、美国等,在经济社会保持发展的同时达到工业用水实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也为我国提供了样板。经济发展不是以拼资源、拼能源、恶化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而是要处处考虑可持续发展,应用信息化和高技术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环境,提倡循环经济,采用新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既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又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还要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要着力推进各项改革: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进行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五)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发展观、真理性的发展观,不仅在国家、民族的战略高度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个人而言,也是意义深远。这也是有其哲学、文化内涵所必然决定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才为本,因此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明日之才,自应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用人才。而“全面协调可持续”与“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则为成才之路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这必然要求我们在努力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关注自身诚信道德的完善,关注培养对党、国家、人民的深厚情感、关注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关注自身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而不应仅仅是一切以成绩为中心,而忽略其他因素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获得良好人际环境,获得自身的不断完善,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我国发展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在将来更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国际竞争中,不被一些诱惑所迷,不被一些歪风邪气所浸染,坚持自己心中理想与道德操守,发挥自己专业所长,不断完善自己,为个人、家庭和全社会的幸福而奋斗。
(六)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也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观,是新一代党中央的伟大智慧结晶。它的提出,必将进一步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将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长提供更为科学、更为具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虽然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国家还会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所仇视,我们个人在成才路上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波折与坎坷,但是,我坚信,在我党思想宝库的指引下,在科学发展观大旗下,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够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们个人也将在风雨后收获人生的彩虹。我为生在这个时代而自豪!

这是我一个同学写的,既然你急需,就发给你了。绝对原版,3200多字吧。

回答2:

讲几句吧,希望能帮到你。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意义是发展必须讲究科学,而不应该只是“发展就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并不难理解,‘观’是参观、观望、学习,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发展、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发展、推陈出新、标新立异。
正如“三个代表”一样,针对者是党员、公务员,“科学发展观”也存在异曲同工之意,针对者同样是党员、公务员。都是党政建设。让党政干部懂得要发展必须讲究科学,不再是义无反顾的发展、顾此失彼的发展,而是全局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平民百姓当然也可以学习,用来检验和监督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和各项工作的合理性,并不时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以成为新陈代谢的后备军。
简而言之,发展创造财富,而科学发展就是要懂得怎样运用财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的过剩产能价值已经达到150万亿元之巨,历年总产能价值约240万亿元左右,财富现在的实际利用率不过总财富的三分之一。而剩下三分之二的财富则视为过剩。不会运用财富的发展将会酿成规模浩瀚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恶性循环不断、此起彼伏。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目前我们还只懂得发展,而并不懂得科学发展,但已经意识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但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未能找到科学发展的真理。不要以为,冠上科学发展的帽子意味中国在科学发展,而恰恰此刻体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社会需要科学发展,人类需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等待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