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是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的蒙古包.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过着一种安逸、消闲、清静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欢欣、天伦的乐趣,自然有一种令人悠然自得的气氛.
这种四合院,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留下来的,而且现在仍然沿用着.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四合院的院门,大都采用木板大门.厚厚的木板制成的大门一端,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左右旋转,可以关开闭合,安全、可靠.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成为粮库及其它库房,也有的做厨房,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这种四合院子的程式,在山西的县城及其附近的农村是较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门是开在南向中央的.
有些家庭,为了把院落装饰点缀一番,还在院落一进门处的正对面,修建一个影壁,也即是一堵砖墙.在正对大门的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图案或者大幅的书法字样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书“福”、“禄”、“寿”等象征吉祥的字样.也有一部分影壁,绘上吉祥的图案,如“松鹤延年”、“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给四合院内制造了一种书香翰墨的气氛.也有的农家,采用“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福如东海”的字样或图画.这种影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门处,有的是单独建筑的,有的是镶在厢房山墙上的.影壁,也称照壁,壁身都为正方形,四周用砖雕装饰,中间的方块为书法或者绘画.照壁分为基座和壁身两个部分,除去给庭院增加气氛,祈祷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种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活动的隔离作用.
院内,有用石板铺设地面的,也有用砖铺地的,还有用鹅卵石铺地的,不尽相同.有的是院内地面全部铺设的,也有把主要通道铺设的,无论是怎样铺,院内总要留出几块地方种树,栽花,作为庭院的点缀.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在建筑上已经有很多变化.农村中,大都从原有的四合院基础上发生大的演变.这就是,扩大正房的房间数,因为正房——北房采光好.因而,在盖房时,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北边的空间、地面,这就使院落成为不规则形,以北房为主的正房前面形成的一个方或长方形院落.
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编辑本段]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
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是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因为没有房子,就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窑洞又分为土窑、石窑、砖窑等几种.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
北京四合院的来历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 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欠理想。 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