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公平的学生评价应考虑到学生的哪几个方面,
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评价依据
一方面要强调评价对学科教师教学的激励作用、诊断作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评价结果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要尽量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教师也要根据评价的反馈结果,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逐步地形成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评价角度
学业评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比较常见的有:按评价的目的,可分为选拔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反馈性评价;按不同的认知维度,可分为知识评价、技能评价、能力评价;按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无论哪种类型的评价,都要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学业评价应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符合实际需要,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业进步。
基本概念
(1)评估价值,确定或者修订价值
(2)通常通过详细、仔细的研究和评估,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
第一,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
第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的一个复合分析过程。
由此可见,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本质上是一个判断的处理过程。将评价作为人类思考和认知过程的等级结构模型中最基本的因素。根据他的模型,在人类认知处理过程的模型中,评价和思考是最为复杂的两项认知活动。他认为:“评价就是对一定的想法、方法和材料等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评价就是指,通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
评价的程序
评价程序的步骤
1、确立评价标准
2、决定评价情境
3、设计评价手段
4、利用评价结果
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导向功能。 3.激励功能。
评价的内容
学生的学业考核和评价应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社会实践表现,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学习及担任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