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后字文长,别号田水月、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后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在家乡考中秀才后,先后八次应试不第,做官的美梦破灭。但因他才华横溢,诗书画全能,又多结交文人名士,因此名声逐渐显赫。后被浙闽总督胡宗宪召入府中做幕僚,代胡写了不少奏章文牍,有的还得到皇帝夸奖,轰动京师。对于沿海抗倭事也多参与筹划,甚至混到军队中赴前线考察敌情。后胡宗宪被逮下狱,徐渭怕连累自己,自杀未遂,先以巨锥刺耳深数寸未死,再以锤击阴囊仍未死。此后时好时坏。就在胡宗宪案闹得人人自危之时,徐与继室张氏发生口角,张氏想借徐与胡的特殊关系加害徐,徐渭盛怒之下以八齿冰杷甩向张氏击中头部致死,徐被逮下狱。后经朋友相助,主审官以“误伤罪”免徐渭死,下狱服刑。
徐渭自杀和杀人,初看似乎是出于偶然,但考察一下明代后期社会,就会发现这实在有其必然性。由于官场腐败,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我们考察一下中国历史,自古官俸之薄莫若明代,官俸薄则促使官场贪污成风,正直的文人不乐为官,而没有真本事专靠歪门邪道敛财的人拼命钻营做官。徐渭《荷蟹图》(或曰黄甲图)就是讽刺这类现象的,画上画螃蟹穿行芦苇塘中,其上题诗曰:“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颅。”意思说,有个粗笨的家伙赫然出现在你面前,不要问它腹中有没有真货色。养就一副人们不知底细的怪样子,有时倒能碰上好运气当上大官。黄甲指封建时代考中进士后,朝廷派人为中榜人送去用黄纸包装的录取通知书。传颅指考中进士后,在宫中唱名的一种仪式。对此类人,徐渭深恶痛绝,《题画蟹》诗曰:“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诅咒这些横行霸道的贪官污吏,只配像董卓那样肚脐上插上纸捻点天灯。
徐渭现象在明未有一定的普遍性,如袁宏道三次辞官,李贽入狱自杀,天主教徒猛增等等,都说明当时人们对社会前途失去信心。徐渭仅是典型而已。我们从流传至今的徐渭诗文集和书法作品来看,他的神经是健全的,并没有什么不正常。徐渭除善书画,兼长戏曲,今存《四声猿》兼采北曲和南曲之长,特别是“雌木兰替父从军”,成为著名曲目,几百年来长演不衰,至今还在演。他所作的《南词叙录》,是后人研究南戏的重要理论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