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坦克炮的区别

2025-04-07 13:35:5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目前,除了英国“挑战者”2坦克还固执的使用线膛炮,其他国家包括我国,都已经使用120或125毫米滑膛炮。

滑膛炮就是炮管内没有膛线,一般这种炮的口径不会很大,但是他可以发射炮射式导弹且造价低。

 线膛炮是在炮管内刻有不同数目的膛线,能有效保证弹丸的稳定性,提高射程.现代大多数炮都是线膛炮. 

  滑膛炮与线膛炮的主要区别在于膛线,而膛线的主要作用在于付予弹头旋转的能力,使得弹头在出膛之后, 由于向心力的作用,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以提高命中率。

 事实上为了提高命中率,滑膛炮采用带有尾翼的炮弹也可以达到高命中的效果,迫击炮的炮弹就是如此。但是迫击炮的射击膛压和温度都比较低,其炮弹的尾翼也方便制造。而在需要较高射击膛压和温度的大口径榴弹炮上,就必须采用昂贵的材料来制造炮弹尾翼。这就大大提高了发射成本,因此,在主要用于远程火力压制的各种大口径榴弹炮一族里,始终还是采用具有较低发射成本的线膛炮管。

  但是在二战后,随着坦克家族在世界军事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各国都开始大力发展坦克,其中坦克所装载的火炮更是得到全面研究。介于二战的大量坦克战经验,各国在研究设计新式坦克时,都认为坦克的主要作战对手,依然还是坦克。因此如何想方设法提高本国坦克火炮威力,使其在未来的坦克会战时占有优势都成为各国坦克设计师的主要任务。在这一研究课题中,具有更高射击初速的滑膛炮开始进入设计师们的眼界。采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新式滑膛炮具有发射初速高,弹道水平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赋予穿甲炮弹更高的动能,在对抗愈来愈厚的坦克装甲上具有明显超越线膛炮的优势。

  目前世界各国坦克家族中,西方国家基本上都采用120毫米滑膛炮,其中以德国莱茵金属公司120毫米RH滑膛炮系列最为出众,几乎成为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通用火炮。而前苏联开发的2A46系列125毫米滑膛坦克炮也天下闻名,该炮的列装数量超过了10万门。

  

    目前我国装备的滑膛火炮主要有125毫米和120毫米,前者有48倍口径和50倍口径两个系列。是在前苏联T72主战坦克的2A46式125毫米滑膛炮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但是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看,很明显已经超越了原型炮。目前我国较先进的96/99系列主战坦克均采用这种火炮。

补充楼主的问题:台湾管坦克叫“战车”,所以坦克炮就叫“战车炮”;相应地:反坦克炮叫“战防炮”,导弹叫“飞弹”,信息战叫“资讯战”……呵呵!

回答2:

图中出现的是虎式坦克,主炮为88毫米56倍径高膛压炮,是一门线膛炮,以FLAK18型88毫米高炮为原型改进的。

战车这个词语应该是来自于台湾地区的,泛指坦克和装甲车等履带式的装甲战斗车辆,现在已经很少能听见这个词语了。

滑膛炮最早出现于T62坦克上的115毫米主炮,现代坦克炮几乎都是滑膛炮了,因为没有膛线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压,所以能发射速度更快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V=FS,弹丸质量M一定,火炮炮管长度S一定时,弹丸速度V和推进压力F成正比,推力F=膛压P*炮膛横截面积S,口径一定时S也是相同的,所以提高膛压是很好的提高弹丸出口速度的办法)。

只有英国的挑战者坦克采用了线膛炮,其身管寿命很差,据说海湾战争前2,300发的实弹训练就磨秃了半数的炮管的膛线,但是线膛炮发射聚能破甲弹时精确度非常高,而且挑战者坦克的主炮管径比大于同等口径滑膛炮,这样通过增加炮管长度S来增加弹丸初速V。

但是提高管径比是会极大的缩短炮管使用寿命的,对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回答3:

先说下,坦克炮主炮也就只有线膛和滑膛两种,早期的坦克火炮是线膛炮一统天下,各国的主战坦克清一色的装备线膛炮,我国的59、69、80系列坦克都曾采用过线膛炮。到了60年代,苏联首次在其T-62坦克上采用滑膛炮,之后西方国家纷纷效仿、不甘落后,目前世界上的陆军大国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基本上都采用了滑膛炮,只有英国的“挑战者”系列和中东的一些小国(进口挑战者)还在使用线膛炮。
至于线膛炮和滑膛炮的区别在于线膛炮是在炮管内刻有不同数目的膛线,能有效保证弹丸的稳定性,提高射程.现代大多数炮都是线膛炮. 滑膛炮就是炮管内没有膛线,一般这种炮的口径不会很大,但是他可以发射炮射式导弹且造价低。
也就是说滑膛炮与线膛炮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膛线,而膛线的主要作用在于付予弹头旋转的能力,使得弹头在出膛之后, 由于向心力的作用,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以提高命中率。
战车炮就是坦克炮,因为楼主看的Discovery是台湾翻译的,台湾把坦克叫战车,所以才有战车炮一说

回答4:

现在坦克炮一般都是滑膛炮啊
只有英国“挑战者”是线膛炮,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