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普遍的

2025-04-29 10:44:0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2)①)由图可知,1min时氢气物质的量变化量=8mol-6mol=2mol,故v(H2)=

2mol
2L
1min
=1mol/(L?min),
故答案为:1mol/(L?min);
②曲线I反应速率增大,但转化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少,应是升高温度,因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氢气的转化,故曲线I是升高温度;
曲线Ⅲ反应速率增大,转化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多,因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应是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
(3)A.由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只有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压强不发生变化,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选;
B.一定条件下,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选;
C、一定条件下,H2O(g)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C不选;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 CO2,同时生成1mol CH3OH,都表示正反应速率,反应始终按此比例进行,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D选.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