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以上分析可知,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2)乙和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1的BC段;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对应于图1的DE段.
(3)图2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因此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4)丙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由乙细胞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雌性,则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卵细胞和极体或极体.
故答案为:
(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细胞分裂间 着丝点分裂
(2)DE BC BC
(3)1:2 减数第一次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4)0 4 卵细胞和极体或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