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菜是香港新界的传统食物,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一种杂烩菜式。传统的盆菜用木盆或锑盆盛载。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居入伙、祠堂开光或新年点灯,新界的乡村均会举行盆菜宴。
南宋末年,元朝军队南下,宋帝昺联同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南逃避难。当他们路经香港新界锦田一带的围村时,得到村民盛情款待。但在仓猝之间,村民找不到足够的器皿盛载食物,只好使用大木盆将菜肴放在一起,发展成盆菜。从此之後,每逢大时大节,村民都会享用盆菜
盆菜的用料并没有特别规定,但一般都会包括萝卜、枝竹、鱿鱼、猪皮、冬菇、鸡、鲮鱼球和炆猪肉,现时不少盆菜更可能包括花胶、大虾、发菜、蠔豉、鳝乾等。当中炆猪肉是整个盆菜的精粹所在,亦是最花工夫制作的。
盆菜的食物会按一定的次序一层叠一层地由上至下排好。上层会放些较名贵和需要先吃的东西,例如鸡及大虾;最下层则放些容易吸收汁液的材料,例如猪皮和萝卜。吃盆菜的时候,会由上至下逐层逐层吃下去。
虽然传统上盆菜以木盆盛载,但现时大部份经已改用金属盆或者陶瓷盆,方便食用之前加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