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避雨栽培有什么重要作用?

2025-04-05 17:44: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使得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难度降低

长期以来,葡萄被定义为北方果树,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栽培。但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年降水量虽然较少,但雨季集中在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7、8、9月份。发展品质优良的欧亚种葡萄会出现病害多、生产难度大的情况;由于病害多、喷药也多,不利于生产无公害食品或绿色食品。发展避雨栽培会降低病害的发生,减少打药次数,便于生产无公害食品或绿色食品,使欧亚种葡萄栽培发展难度降低。

(2)使得南方可发展品质优的欧亚种葡萄

品质优良的欧亚种葡萄因不耐湿、不抗病等原因,我国南方地区一致被认为是欧亚种葡萄种植的禁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种植的葡萄品种基本上均是适于暖湿地区、抗病性较强的欧美杂种,如巨峰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浙江等地引种欧亚种葡萄,采用大棚栽培和避雨栽培相继成功,推动了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地区欧亚种葡萄的种植发展,品种结构得到了调整,对提高葡萄经济效益、调节南方果品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3)有效避免气象灾害,减轻病害

在葡萄的生长期,尤其是新梢生长、开花坐果、果实膨大直至成熟期,经历春雨绵绵,梅雨集中,大风暴雨,危害葡萄的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等病菌繁殖快、传播快、危害重,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以及经济效益。采用避雨栽培,覆盖薄膜期葡萄植株避免了雨淋,杜绝了一些病菌的传播途径,能有效地减轻病害的发生。

(4)减少打药次数,为生产无公害果品创造条件

葡萄露地栽培时,由于多雨易发病,为控制病害的发生,要频繁使用农药。采用避雨栽培后,由于病害减少,比露地栽培全年少使用农药6次,减少了打药次数,减轻了农药对果品的污染,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果品。

(5)改善品质,提高坐果率,减轻裂果

避雨条件下栽培的葡萄比露地栽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2%~3%,由于水分供应相对均匀,可以显著提高葡萄的坐果率,并能够有效减轻裂果现象的发生。

(6)使先进技术措施得以及时实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在葡萄萌芽后,新梢生长至坐果后果穗套袋,近2个月内是葡萄管理各项农事活动频繁时期,抹芽、定梢、绑蔓、摘心、副梢处理、定穗、整穗等农事活动多,用工量大,约占全年用工量50%左右。此期又是南方地区的多雨时期,露地栽培往往由于下雨使各项管理农活不能及时完成,尤其开花前到果穗套袋,40天内因雨耽误了农时,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实行避雨栽培,覆膜下的葡萄园在下雨天也能继续工作,不误农事活动,搞好各项管理,能稳定葡萄产量和品质。规模化的葡萄园常常因雨误工而导致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

(7)提高经济效益

采用避雨栽培后,种植葡萄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一般每亩效益净增5000~10000元,这种增加主要为开源节流的原因,如葡萄质量提高、销售价格增加了,降低了劳务投入、减少了病虫害防治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