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收员在催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原因
01:视角不同
对催收员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视角不同,当人们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时,就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感受,进而引发分歧和误解。
不同立场,是非曲直各在人心。催收员与债务人就是这样,因为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在看待还钱这件事情上,双方的理解有时会不在同一个维度。
当催收员打电话给那些欠钱不还的债务人时,对方多多少少会有些厌烦,进而对催收员产生一些偏见。
02:认知差异
很多人对催收员的认识都是道听途说,专业的催收公司,会在催收员进入公司初期进行相关业务培训,避免员工逾越法律法规,从而进行文明催收。这些催收员和其他行业的员工一样,需要忍受工作的压力,需要答疑解惑,需要消除不满情绪。
二,催收员在催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抓主要矛盾
作为催收人员,避免不了遭到债务人的误解,然而很多时候误解的出现,都是由于双向沟通问题导致的理解错误而产生的。在催收员无法改变他人的情况下,要学会反躬自省,先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良性的沟通则是解除催收员与债务人误解的起点。所谓良性沟通,就是催收员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说出恰当的话,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2:谋求统一
清晰表达拉近距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明确人与人会有立场的不同,这是良性沟通的起点。催收员在打电话时,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围绕目的展开话题,采用债务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
比如:适度放低音量,做到尊重事实,就事论事。
达成共识是核心:催收员在清晰的表达自己意图时,千万要牢记沟通的核心在于与债务人达成还款共识。
3:催收员要多专注于对方说话的内容,并学会站在对立面去思考存在的问题症结。
催收人员要避免主动提出对方排斥的话题,如曾经的负面经历或者是伤及自尊、触及底线的事情。在催收职场中,为了避免与债务人产生矛盾,催收员在文明催收的同时,还可以试着跟债务人拉近距离,培养一种正能量的关系。
正能量关系不仅有利于跟债务人进行更加顺畅和轻松的沟通,而且也有利于催收员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对于债务人来说,正能量关系能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可靠,觉得有人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而不是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
1:视角不同
对催收员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视角不同,当人们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时,就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感受,进而引发分歧和误解。2:认知差异
很多人对催收员的认识都是道听途说,专业的催收公司,会在催收员进入公司初期进行相关业务培训,避免员工逾越法律法规,从而进行文明催收。二,催收员在催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抓主要矛盾
作为催收人员,避免不了遭到债务人的误解,然而很多时候误解的出现,都是由于双向沟通问题导致的理解错误而产生的。在催收员无法改变他人的情况下,要学会反躬自省,先自己身上找原因。
2:谋求统一
清晰表达拉近距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明确人与人会有立场的不同,这是良性沟通的起点。
拓展资料:
农业:
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通过借用催熟激素加快它的成熟。常见的催熟剂有乙烯等。
借贷业:
催收则是对企业坏账或个人欠款进行补救的民事行为。催收的双方为债权方和债务方。如果债务方无力或无心偿还债务,催收方通过一些民事方法对其施加压力,促使其履行债务。
催收的目标是“坏账”,企业或个人无法收回坏账或欠款时,就催生了催收这个行业。
俗话说“有借有还”,但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经济交往与借贷关系,却是“有借未必有还”。
我国早在唐朝时便有律法约束无法履约还款之人。唐律第26卷杂律中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一疋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疋加二等。百疋又加三等、各令备偿。”“疋”是“匹”的意思,这条法律规定,欠债达到1匹布的价值,违约20日不还就要被处以“笞刑”20下,每过20日再加一等,直至从笞刑20下升级为杖刑60下。欠债达到30匹,就要在杖刑60下的基础上加二等,达到100匹的话就要加三等处罚,也就是杖刑9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