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及抑制栽培的方法有哪些?

2025-04-07 09:36: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温度处理。

①加温处理。大多数中性花卉对光照时间长短要求并不敏感,只要满足其适宜开花的温度条件,就能提前现蕾开花。另外,月季、大丽花等花卉在自然条件下秋末气温降低后,生长发育逐渐停止而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如能在气温下降之前采取加温,并配合施肥、修剪等措施,则可延续生长,不断开花。

②降温处理。人工降温能抑制花蕾形成,推迟开花日期。凡是休眠越冬的花卉或球根类花卉,均可在早春气温上升之前,趁其还处在休眠状态时将其移入冷库中,使之继续休眠而推迟开花。冷库温度以1~3℃为宜。不耐寒的花卉温度可略高些。品种以晚花种为好。室内要设有弱光,每天照射几小时,并注意适当喷雾和经常检查土壤干湿度,干时要适当浇水。此外,较低的温度能使花卉新陈代谢活动缓慢,从而延缓开花期。如10℃以下的低温能使月季、天竺葵、唐菖蒲等已形成的花蕾推迟开花。对一些原产热带在炎夏休眠的花卉,如仙客来等,如能在6~9月间降低温度,放在凉爽的荫棚下养护,就能打破休眠,使之继续开花。

(2)光照处理。

如果人为地控制光照时间,进行遮光处理或补光处理,改变光照时间,就能使不同光照长度的花卉在它们未开花的季节开放。

①遮光处理。短日照花卉(如菊花、一品红等),在长日照季节采用遮光处理,使之有一个较长的暗期,以满足短日照花卉花芽分化和花蕾形成过程中对光照的需要,就能促进其提前开花。遮光处理可用黑纸、黑布或黑塑料薄膜。处理过程中,要保持连续性和严密性,不能漏光或间断遮光。能放在暗室内进行处理效果最好。一般短日照花卉从7月下旬开始进行遮光处理,每天给予9~10小时光照,连续约50天,国庆前后就能开花。

②人工补光。在短日照的季节,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法,能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在短日照季节开花。如唐菖蒲、晚香玉等,冬季在温室内栽培,将光照时间延长到14小时,在适宜的温度下均可提前开花。对于短日照花卉,因补光处理,则能抑制花卉花芽的形成,推迟花期。如一品红利用补光处理,可延期至“五一”节开花。人工补光可用白炽日光灯、弧光灯等人工光源,一般使花卉每天保持14小时以上光照。

(3)化学调控。

即利用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刺激作用的植物激素处理花卉,使其提前开花或延迟开花。常用的药剂有乙醚、一氯乙醇、赤霉素、萘乙酸等。其中乙醚、一氯乙醇、赤霉素有代替低温、解除休眠的作用。如将500~1000毫克/升的赤霉素涂抹在牡丹的花芽上,可促进花芽在4~7天内萌动。若用100毫克/升的赤霉素处理仙客来的花芽,不但可以提前开花,而且能使花梗加长,很适合作切花用。又如郁金香、香雪兰等均可在含乙醇的气体中打破休眠,提早开花。许多花卉的花蕾膨大尚未透色时,喷洒100~200毫克/升萘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等溶液,均有提早开花的明显效果。

(4)改进栽培措施。

即利用不同栽培措施来调整花卉的花期,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①修剪和摘心。修剪和摘心可以使某些花卉延长花期或推迟花期。如月季花谢后立即对花枝进行短剪,以后抽生的新枝又可不断开花,而香石竹等经摘心能延迟开花。

②干旱处理。人为地制造干旱环境,可以调节一些花卉生长,促使提早休眠,提早进行花芽分化,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如兰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