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发动机的寿命
因为在车辆前进过程中空挡滑行就意味着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发动机的机油泵就会变更到低转速状态,如果维持太久的话,对发动机的润滑、降温、密封等保护功能就会减弱,进而加速发动机的磨损老化。
(2)影响变速箱的寿命
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采用断续式的空挡和挂挡,此时变速箱的输出轴处于高转速状态,再次挂挡时齿轮啮合的瞬时冲击力就会很大,轻则加速齿轮磨损,重则直接断裂脱落。有很多朋友的爱车变速箱磨损快,就是和不当的驾驶习惯有很大关系。
(3)增大车载部件的负荷
比如发电机、空压机等等,在发动机怠速、输出动能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车辆正常运行,这些部件就会承受较大负荷。
(4)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是手动档,可以空档滑行,但一定要在平路上,距前车的距离较大,并且速度不是很快的情况下可以空档滑行。 比如,快到路口前面要等红灯时,如果车速较快,可先松油门带档滑行一段,车速减下来后再挂空档继续滑行到路口。车速不快时可以直接挂空档滑行。注意:切记不要在山路下坡时用空档滑行!下坡时,如果空档滑行,由于没有发动机的牵制,汽车会随自身的惯性越滑越快,这时只能靠踩刹车减速,而且不断要踩刹车,会导致刹车磨擦片过热,发生刹车打滑,汽车失控。 下坡带档滑行,发动机对汽车有钳制作用,可以少用刹车,保持刹车效力。只是在速度太快或下坡转弯前才踩刹车。 带档滑行时只要发动机转速没有降到怠速,这时发动机不喷油,还可以省油。空档滑行时,发动机会一直按怠速喷油。因此,经常长时间空档滑行并不好。
1,加速刹车片的磨损,2,有可能烧坏离合器,3,容易引发车辆失控,4,更加的费油。
空档滑行主要针对的是自动档汽车,因为很多老司机在开手动档汽车时习惯去空档滑行,所以才有可这么一个话题。对于目前的自动变速器来说并不存在空挡滑行毁变速器一说,因为在挂空挡(N挡)时变速箱内的传动部件在空转,即太阳轮,行星架,齿圈没有被相关部件固定。当从D挡挂入N挡后,发动机的动力依然通过液力变矩器传到变速器,也就是说变速器的油泵一直在工作。
事实是空挡时输入轴带着太阳轮一起运转,同时带动行星轮旋转,行星轮又带动齿圈旋转,但是由于处于空挡齿圈和行星架都未被固定,所输入的动力并未传递到输出轴上,那么调速器就不会向变速器油泵发送转速信号(不会中断泵油),而油泵在于液力变矩器的后面,也就是说油泵是一直工作的,至少变速箱内会始终保持在一个基本的压力。
问题就是这个基本的压力能不能满足变速箱的润滑和散热了。既变速器油泵能泵油有压力,所以并不向很多人说的那样,在短距离内变速器会没有润滑而导致损坏。(部分自动档高端汽车拖车距离限制50公里以内)
当然并不建议您在下坡时挂空挡滑行,并不是变速器损坏问题,而是人身安全的问题。因为下坡时挂空挡失去了发动机带来制动的效果(有些车带牵引力控制系统),速度会越来越快,如果这时出现突发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空档滑行的危害
空挡行驶是指驾驶员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将车辆档们改为空挡,利用惯性滑行行驶。待汽车速度降低后再挂上高挡慢慢加油提高速度。如此反复借以节省燃料。其实,空挡滑行并不能达到节油的效果,反而会对离合器、齿轮等机件的磨损很大,最为重要的是空挡滑行还有很大的危险性。
一辆汽车在高速行驶中,遇到紧急情况,必须迅速地松开油门,改踩刹车踏板实施紧急刹车。这时候若汽车处于正常操作中,从车轮到所有传动系统都与引擎紧密结合在一起,引擎转速变慢,对于凭惯性飞跑的汽车产生一种制动力量,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引擎刹车”。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瞬间刹车压力使刹车鼓咬死而降低刹车效果;另一方面能使左右两个车轮刹车的作用保持平衡,使车辆安稳地缓慢停下来。
相反,如果行驶中,早已换成空挡,一踩紧急刹车,则底盘传动系统与引擎不联结,没有引擎刹车作用的帮助,这样,不仅刹车效果不佳(特别是超载的车辆),更会使车辆失去平衡而左右滑行,最终驾驶员因无法控制汽车而肇事。而且这样刹得越快,刹车用力越猛,制动力越差,滑得越厉害。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果刹车时踩下离合器,其结果同样不妙。尤其是下坡时,更不能以空挡或踩下离合器刹车,否则很容易失去控制而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