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出去的手榴弹,没人敢要。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歇后语简介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