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时制(Just in Time,JIT)生产
准时制生产是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管理工程。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或零部件)的生产模式,其目的是加速半成品的流转,将存货积压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准时制生产可以归纳为六种管理方法即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劳动组织、工具管理、设备管理和现场5S管理,即以生产现场为中心,以生产工人为主体和以车间主任为领导核心的现场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的综合,从而实现生产体系的高效运转和现场问题的迅速解决。
2、“零缺陷”质量管理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3、零库存
零库存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类物品的储存数量为“零”,即不保持库存。零库存可以免去因存货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变质、损失等。零库存的主要形式: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供应商托管、协作分包、准时供应等。
4、标准作业
在循环的时间内以有效的操作顺序在同一条件下反复进行操作。以人的活动为中心,按没有浪费的顺序将人、机、物最有效地组合。标准作业不仅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作业顺序和动作,同时能使员工克服已形成的不合理的习惯和操作上的缺点,增进人的作业可靠性,从而克服个体差别和非固定性对生产系统的影响。要实施标准作业首先是梳理管理流程,制定流程管理标准和各岗位作业标准,用标准制定下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及怎么干。同时还要做好现场管理、看板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