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楼上有了。 我们先来了解下艾青写这首诗的背景:本诗作于1937年,而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都经历着内忧外患的考验,民族兴亡冲击着每一个爱国人士的心魂。 政治上:31年的9.18事变,将中国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而国内的国共两党也没有真心实意的联合抵御外敌,虽然36年底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就范与共产党第二次建立合作,但表里不一的合作无法从根本上团结所有的抗日力量。 经济上:33年经济大危机暴发,全球经济出现大萧条,以官僚资本为主的中国社会经济在本就软弱的环境下,再次跌落,通货膨胀,人民失业,四大家族财团垄断国民经济命脉,资本主义工商业被襟固,并出现大幅倒退,小农经济占据着重要地位。 思想上:20世纪30年代,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一思想”的年代,三民主义被规定为“唯一正确”的思想,以政权的力量强制灌输给民众。但是,“统一思想”的举措并未改变多元鸣放的局面,特别是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三大思潮鼎立的格局。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新思潮的涌动冲击着传统的中国社会,但固守封建思想的国人仍然占据着绝大多数。 艾青正是看清了这种背景,他迫切的希望能唤醒国人,改变现状。他以象征光明与希望的太阳为喻,以象征着中国现状的关闭了很久的小木屋为喻,非常形象的作了这首《太阳的话》。 我们读第一节,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种急切的心情。两个祈使句的重复运用,说明他深怕关在屋里的人听不到他说话,也说明了他想要带去光明的决心。 第二节,太阳带来了礼物,金黄的花束、林间的香气、亮光和温暖、满身的露水,都是多么美好的东西。他希望能够给屋子里的人带来欣喜,以此来唤醒他们。 第三节,这一份份美好的礼物送给谁呀?可是接受礼物的人们还在沉睡,太阳更着急啦!快起来 快起来 ! 到最后一节,我们就可以很直接的接触到诗人的主题,那种以光芒唤醒沉睡的国人的心情。“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正是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在这里,诗人正是一个时代的预言者与理想世界的呼唤者。
诗人写太阳是一种象征,一种代言,他代言的是民主政治,是能够给人民带来解放的民主政体。当年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府为人民谋幸福,所以诗人用太阳来比喻它,来代言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府的亲民思想。这首诗从表面看,难以理解的词句并不多,但含义深刻,不易读懂。作者借太阳,象征光明、进步,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光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