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主要繁盛在中生代的侏罗纪(2.05亿年至1.37亿年)和白垩纪(1.37亿年至6500万年前)。中生代是显生宙温度最高的时期,地质记录保存最为完整,地球上具有活跃的火山活动,并且当时古地理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白垩纪(距今1.45亿年~6500万年),被视为地球 历史时期温室气候的最佳范例之一。白垩纪中期的时候,温室气候达到了顶峰,当时地球上温度梯度平缓,两极地区没有永久性的极地冰盖,年平均气温超过14 ℃,海平面也要比现在高出100~200 m。据估计,当时大气中的CO2浓度要比工业革命前高4至10倍。对于进化,其实我们往往研究的是“追溯”,而不是“预言”。换句话,我们是基于历史条件来论述的内容,比如我们设定生物钟,我们判断进化速率等。对于恐龙的话,我们也是基于历史的研究认为,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适应当时的环境。至于不适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被掩埋;火山喷发导致大气层被阻绝从而造成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及气温下降导致等等,当然还有可爱的学者认为是恐龙放屁把自己给温室了。从历史来看,每一次生态位的改变,都伴随着地质的巨大变化。而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的话,那么,物种很难实现自己在生态位的改变,尤其是像你这种涉及到分类里的纲的水平。 如果没有陨石,如果没有气候变化,如果没有地球植被的替代过程,那么恐龙将继续统治这个世界。要知道,爬行类统治地球长达1.5亿-2亿年;而哺乳类成为世界的统治阶级也不过是6500万年。
我国古生物学家对辽宁建昌玲珑塔地区出土的6件侏罗纪化石标本研究有了新发现。原来,早在2.08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哺乳动物便已活跃在地球上,并非此前科学家们所认为距今1.76亿年至1.61亿年的侏罗纪中期,这一重大发现重新定义了地球哺乳动物的历史和起源、换句话,如果不是恐龙这种食量巨大,体型巨大的猛兽如果继续存活的话,那么哺乳动物很难实现体型大型化,更别提成为地球霸主了。我们一直战战兢兢的在地球霸主恐龙的夹缝里求生存,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直到有一天,地球给了我们机会。当然了,一切回到最初,这些都是基于一个力量非常强大的【如果】;然而如果【如果】不成立,那么,一切都会变化。即使没有小行星,随着物种的进化过程,植物的发展,爬行类这种生物迟早会放弃霸主位置,虽然这需要很长时间。反正自然界赋予了哺乳类长寿,长寿对我们的意义就是等。
对于进化,我更倾向于演化,因为其本身也不是生命体由低到高的结果,而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过程 而对于这一种生命体适应环境的过程,本身就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对于恐龙灭绝,其本身就是一种假说,而我认为恐龙只不过是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或许仍有“恐龙”生活在我们身边,只不过他已经不叫做“恐龙”了而对于人类对自己所特有并且叫做“智力”的东西,也是演化过程中从无限可能性中衍生的一条适宜人类的道路,其产生或许也如同生命体的产生一样,“奇迹”。 也有人说这是人类对于生产力不断熟悉且解放后所应运而生的。所以,我的观点是如果恐龙在演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巨大的改变,他是不会产生如同“智力”一样的东西,但是环境改变了,他为了适应环境,也应该产生了一些如同“智力”一类性质的东西以帮助他适应新的环境产生,从来都是一种被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