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和概率的关系
--------------------------------------------------------------------------------
进行定量分析,首先要知道系统各元件发生故障的频率或概率。事件的频率与概率是度量事件出现可能性大小的两个统计特征数。
频率是个试验值,或使用时的统计值,具有随机性,可能取多个数值。因此,只能近似地反映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概率是个理论值,是由事件的本质所决定的,只能取唯一值,它能精确地反映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
虽然概率能精确反映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但它通过大量试验才能得到,这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难以做到的。所以,从应用角度来看,频率比概率更有用,它可以从所积累的比较多的统计资料中得到。需要指出的是用频率代替概率,并不否认概率能更精确、更全面地反映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只是由于在目前的条件下,取得概率比取得频率更为困难。所以,我们才用频率代替概率,以概率的计算方法来计算频率。
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尽管每进行一连串(n次)试验,所得到的频率可以各不相同,但只要
n相当大,频率与概率是会非常接近的.
因此,概率是可以通过频率来“测量”的,
频率是概率的一个近似.
概率是频率稳定性的依据,是随机事件规律的一个体现
.
实际中,当概率不易求出时,人们常通过作大量试验,用事件出现的频率去近似概率.
随机变量
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例如某一时间内公共汽车站等车乘客的人数,电话交换台在一定时间内收到的呼叫次数,等等,都是随机变量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