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存放档案的地方叫什么名称啊

2025-02-24 19:32:3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 机关、事业单位、国企 到上述单位就业由单位直接接收,管理档案。

  2. 私企和外企,这些单位无档案管理权,你的档案由当地人才市场代理保管。

  3. 留学 留学的人档案存放在留学服务中心或人事代理机构。

  4. 尚未就业 可将档案转至生源地或者由学校代保管 注意了 学校最多保管两年 超过时间会将你的档案打回原籍。

回答2:

大学生毕业后存放档案的地方是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

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具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

高校毕业生到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由单位直接接收、管理档案。到无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就业的,可由各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负责提供档案管理等人事代理服务。

回答3:

  大学毕业生的档案通常有三个去向:

  1、毕业后就找到了接受户口的单位,档案和户口都转到工作的单位。

  这是通常认为最正规的档案流向,但据统计,这种情况大约只占到毕业生档案的10%左右的比例。

  2、毕业后没有找到接受户口的单位,户口和档案留在学校

  两年后户口打回原在地,档案或留在学校,或转到省档案局。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许多大学生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这是一种省钱的档案存放方式,其实不是的。

  这种误解是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在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不是真正发挥作用“人事档案”,如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无法缴纳社会保险,将来也无法计算成为工龄,从而影响养老金的数额计算,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不偿失。

  3、把档案和户口放在人才市场交流中心。

  首先必须确定在毕业时是否已签过三方协议,这是学生、学校和工作单位共同签的一个协议书,签了的话,报到证备注栏就不是空白,此时档案会在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没签的话,报到证备注栏为空,默认打回原籍,本科生打到省级人才市场,专科打到市级人才市场,师范类毕业生打到教育主管部门,一般在教育局。可由毕业生自己联系人才市场,把档案转过去保管。

回答4:

大学毕业后存放档案的地方叫人才市场名称,通常也叫人才交流中心。档案放人才市场第一年是免费用的,到后面就要按年收费了。

回答5:

大学毕业后存放档案的地方叫人才市场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