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坐镇秦王府,为唐太宗李世民解决后顾之忧。其次,秦琼坐镇秦王府,也有重要任务,随时支援李世民和尉迟恭。
玄武门之变大致可分为三个主场。一、临湖殿。李世民率领尉迟恭等人埋伏在这里,等着李建成和李元吉,而且李世民在这里杀了李建成,尉迟恭杀了李元吉。二、玄武门。这里是战争最激烈的地方,也是最主要的战场。因为李建成的人马如果要救援,必须经过玄武门。张公谨镇守着这里。三便是秦王府。事实也证明了这点,李建成手下久攻玄武门攻不下,果然转向秦王府。
秦王也是有老婆孩子的,他出门打仗,不能不顾他们的安危,便将秦琼安排在此,保证其家人的安全。更何况这一战关乎了他们以后的命运,他不得不防李建成会带人来攻打秦王府。同时,秦琼也是可以随机应变的,临湖殿和玄武门只要任何一方有紧急情况,他都得赶去支援。
在玄武门战况最危急的时候,秦琼带着人匆忙赶到,大战玄武门前。所以在玄武门之变时,秦琼也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外人看来,尉迟恭一直为李世民冲锋陷阵,却很难看到秦琼在这场战争中的重要性,这也是后来很多人误解秦琼根本没有出现在这场战争中或者说只是起到了一个打酱油的角色。
然而只要李世民相信他,知道他的立场就好,毕竟他主要是忠于皇帝,忠于大唐。
参加了,但是秦琼没有直接在事变现场,而是在秦王府坐镇,随时准备支援李世民。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尉迟恭、刘师立、公孙武达、郑仁泰、李孟尝、侯君集、张公谨、独孤彦云、杜君绰十位大将,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当场斩杀。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深知秦琼为人,假如让秦琼领兵作战自然不在话下,但要让他跟着自己发动宫廷政变窝里斗,恐怕秦琼就办不到了,可是如果将自己的妻儿老小交给秦琼,如果政变失败,秦琼就是拼死也会保全自己的妻儿。
玄武门事变秦琼是否参加还未可知,《旧唐书》写到秦叔宝参加了,可其他史书列举的参加者名单都没有他,也没见到在正史里写他在事变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话。事变前,秦琼的功业、勋爵、职位、赏赐均高出敬德等人很多,但是事变后的功臣封赏他只有700户,比长孙无忌和敬德等的1300户差很多,比参加事变的张公谨、侯君集都低。这是很奇怪的。所以有人认为他可能被调到军营,因为他和程咬金都被李元吉列为出征突厥的名单。若设想成立的话,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后来敬德的为什么会因为功高而凌烟阁排名靠前了。 我个人认为,如果叔宝真的没有参加事变,除了调动原因外,很可能是他也像李绩李靖一样持中立态度,为什么呢?因为他并不会单纯的像演义里那样是为了李世民而投唐,当时的皇帝是李渊,而李渊对他恩遇有加。叔宝的经历应该使他不愿意去做让皇上亲子相残的事的。也许因此李世民对秦琼的信任从此有所保留。秦琼的历史记载不多,不过透过文字记载,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志节完整”——来护儿评语,勇猛无畏,胸怀大志,有气节,经历坎坷,傲视天下勇者的豪杰!!!!
秦琼—638年字叔宝中国唐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济南五龙潭有其故居。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未参与玄武门之变但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时去世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被追封为护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1]
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时去世,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被追封为护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